中國城鄉防震減災綜合能力什麼樣?
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 題:中國城鄉防震減災綜合能力什麼樣?
中新社記者 張素
“全國防災減災日”臨近,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高孟潭研究員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十二五”時期國家地震監測設施逐步完善,創新驅動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城鄉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高孟潭從三方面進行總結。首先是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財政預算和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分級負責、相互協同”的抗震救災工作機制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校舍安全工程主體任務基本完成。”他舉例説,五年間已完成2000萬戶農房抗震翻建和加固改造,新疆、甘肅等地抗震農居比例總體過半,部分重點地區農村不設防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
其次是社會公眾參與性越來越強。高孟潭説,社會基礎是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關鍵,近年來全社會參與防震減災的積極性持續增強。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創建各級防震減災示範學校7200多所、示範社區3200多個。以藍天救援隊為代表的各類應急志願服務隊伍已達1000多支,總人數超過100萬人,在數次地震應急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用越來越大。高孟潭説,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重防區和人口稠密地區達到1.5級。實現國內地震2分鐘左右自動速報,並向政府和數以億計的社會公眾提供地震信息服務,及時産出預估地震動圖、破裂過程等用於抗震救災決策的監測産品。同時重視發揮中長期地震預測作用,震情跟蹤和會商機制不斷完善。
“全社會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也在穩步提升。”高孟潭説,抗震設防監管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已編制完成新版全國地震區劃圖國家標準,完成近2.5萬項重大工程地震安評,開展了南北地震帶等重點地區40余條活斷層和20多個城市活斷層的探測、填圖工作。大力推廣建築抗震設計、結構抗震加固、減隔震材料等新技術、新成果,在部分地區開始實施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初步建立災害補償分擔機制。
高孟潭認為,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亦有長足發展。基於立體監測系統的地震災情快速獲取和決策信息服務系統在玉樹、蘆山、魯甸等破壞性地震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震後及時、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救援及應急對策建議。國家級和省級專業隊伍已達80余支、1.2萬餘人,各地把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作為民生工程加快實施。
他還注意到,地震科技創新持續推進,比如與鐵路總公司聯合開展高鐵地震預警及緊急處置技術攻關。中國還啟動研製首個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拓展了觀測技術方法。通過對汶川、玉樹、蘆山等典型震例深入考察,也深化了對強震孕育與成災機理的科學認識。
根據中國地震局的“十三五”規劃,未來將全面落實“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方針,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地震災害防禦和地震應急救援三大能力,推進防震減災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文化三大建設,強化地震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信息化三大支撐,為民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和社會經濟安全發展提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