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追記李保國教授:心之所在 魂歸太行

2016-05-04 11:40:59|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杜軍帥

  【網絡媒體走轉改】追記李保國教授:心之所在 魂歸太行

  在邢臺市崗底村,李保國正在給當地農民講授蘋果樹冬剪技術。(資料圖片)

  【網絡媒體走轉改】追記李保國教授:心之所在 魂歸太行

  李保國經常驅車奔波于太行山區,汽車對他而言就是另一個家。(資料圖片)

  河北新聞網5月3日訊(記者孔思遠)4月10日淩晨,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噩耗很快傳遍了太行山區,老百姓悲痛萬分,許多農民甚至自發設置靈堂為他守靈。在網絡上,上百萬人祭奠他,29萬多網友在手機微信中為他點亮了燭光。

  不了解的人會問,李保國是誰?他生前到底做了什麼,為啥老百姓對他的離去如此不捨?近日,記者走訪了保定和邢臺臨城、內丘等李保國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詳細探訪這位被人們稱為“太行新愚公”的大學教授30多年來紮根太行山區的感人事跡。

  35年帶動10萬農民脫貧致富

  “我是農民的兒子,看不得農民受窮。”這是李保國生前曾經説過的話。

  李保國,1958年出生,河北武邑縣人,1981年畢業于河北林業專科學校,一直從事山區林業技術開發研究與技術推廣工作。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李保國大學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

  上世紀八十年代,河北林學院、河北農大等一批農林院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開始走出校門,走向山區,建立産學研三結合基地,李保國的命運也從此時開始與太行山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當年的太行山,水旱災頻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區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國跟課題組的同事們選擇了極度貧困的邢臺市前南峪村作為開發試點,跟石頭山“較起了勁兒”。前南峪村的山體現了太行山的普遍特點:土層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機質少,再加上乾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為了摸清當地山區的“脾氣秉性”,解決種樹難題,李保國起早貪黑,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坎坎,晚上挑燈夜讀,分析數據,尋求破解之道。

  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國的指導下開始爆破整地嘗試,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術基本形成。又過了4年,整套石質山地爆破整地技術體系歷經近十年孕育,終於破殼而出。李保國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徑流”,這讓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治理,前南峪的溝溝壑壑改變了模樣,山頂洋槐帶帽、山中果樹纏腰、山底梯田抱腳,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改造完山區又改造丘陵。從1999年開始,在最難開發的太行山乾旱丘陵崗地,李保國和課題組成員選取臨城縣的鳳凰嶺,確立了“聚土集水”的開發策略,選種薄皮核桃,用10年時間形成了配套的優質薄皮核桃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過去草都長不好的荒崗禿嶺成了“花果山”,長出了全國馳名的可以像吃花生一樣捏著吃的“綠嶺”薄皮核桃。

  紮根太行35年,他每年在山裏“務農”的時間超過200天,先後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品牌,示範推廣總面積達到了1080萬畝,累計應用面積1826萬畝,累計增加農業産值35.3億元,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