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重重壓力下迎接奧運聖火
火炬手穿過國會大廈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曾韻):當地時間5月3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下迎來了奧運聖火。上午10時,2016年夏季奧運會巴西境內火炬接力,在總統府正式拉開序幕。當天,巴西總統羅塞夫、裏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巴西體育部長萊澤等出席火炬傳遞儀式。
努茲曼在總統府接過裝有奧運火種的器皿,點燃聖火。羅塞夫點燃火炬,並交給巴西境內火炬傳遞的第一棒火炬手、巴西女排名將法比亞娜,就此拉開巴西境內火炬接力序幕。羅塞夫在致辭中説:“隨著奧運火炬的點燃,巴西從現在開始成為奧運國家。今天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將永遠印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我們的心裏,載入國家史冊,也將載入奧運史冊。”
然而,就在總統府旁的國會大廈迎接奧運火炬的同時,參議院內還在進行有關總統彈劾案的討論。參議院預計于5月11日或12日表決是否通過總統彈劾案的審議,屆時一旦大多數參議員支持受理彈劾案,羅塞夫將必須暫時離職180天,並由副總統特梅爾暫代總統職務。這就意味著,羅塞夫雖然從巴西籌備奧運之初就一直參與其中,但是卻很有可能無法親臨現場見證奧運開幕。即便面臨政治危機時刻,羅塞夫依然表示,巴西將會盡最大努力接待好所有運動員。“雖然我們現在經歷著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時刻,同時也是巴西歷史乃至民主歷史上的一個危急時刻,但是巴西懂得如何與之共存,並創造一切條件,接待好所有的外國運動員和遊客們。”
當天,火炬經過了巴西利亞5個行政區和15個旅遊景點。巴西利亞的城市形狀設計十分特別,呈現為一個巨大的飛機,不同的區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飛機”的“機身”中央大道就叫做“紀念碑軸線”。火炬傳遞的起點就是位於“機頭”位置的總統府,終點則回到“紀念碑軸線”,並在終點處舉行慶祝活動。傳遞路程共105公里,不含轉場的車運的路程約40公里,共有141名火炬手參加傳遞過程。巴西境內第一棒火炬手法比亞娜對於這次經歷感到十分自豪。“感覺非常棒。我很高興能夠代表運動員、代表國家,也很榮幸被挑選作為巴西境內火炬傳遞第一棒火炬手,我很激動,也很幸福。”
火炬傳遞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跑步,還有垂降、游泳、皮划艇、直升機等方式。當火炬傳遞到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大橋時,聯邦區特警部隊的軍事長梅希亞斯手持火炬,從大橋上速降至城市最大的人工湖帕拉諾阿湖上,再由快艇傳遞至皮划艇,奧運火炬橫跨湖面,再抵達陸地開始地面的接力。可以説,雖然巴西利亞被政治危機籠罩陰霾,但是奧運聖火點燃了巴西利亞人民的奧運之心。觀看火炬傳遞的巴西利亞居民阿梅爾卡爾説:“巴西人的特點就是非常熱情、歡樂、幸福的,從今天在總統府看到的一切,我覺得奧運火炬已經點燃了巴西人民那顆狂歡、幸福的心。”
除了傳遞方式豐富多彩,裏約奧運火炬的設計也是別具巴西風格。火炬由再生鋁和樹脂製造而成,它上面繪有5條不同色彩的波浪取線,分別代表大地、海洋、山脈、天空和太陽,同時還對應著巴西國旗的顏色,而波浪曲線也和裏約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獨一無二的石板路相呼應。
不過,當天的火炬傳遞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一小群示威民眾佔據傳遞道路,聚集在火炬手面前,安保人員不得不將火炬手團團圍住以保護安全。對於這一幕,巴西民眾看法不一:
男民眾:“世界各國都在觀看這場火炬傳遞,世界人民也都會看到警察和示威民眾這一幕,我覺得這醜化了巴西的形象。”
女民眾:“這些民眾聚集在火炬手面前示威,是為了向世界展示,巴西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一場民主的破裂。”
奧運聖火自首都巴西利亞出發後,將途經328座城市,傳遞距離長達2800公里,覆蓋65%的巴西國土及90%的人口。預計共有1.2萬名火炬手將參與聖火的傳遞。奧運聖火將帶著奧林匹克體育精神傳遍國家的每個角落。巴西民眾蕾拉當天帶著自己6歲的孩子參觀火炬傳遞儀式,她説:“奧運會代表了很多東西,教會人們如何生存、如何和諧共處、如何履行市民的義務,特別是孩子們將會從中吸取到積極的精神。”
8月5日,奧運聖火進入裏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並點燃裏約奧運的主火炬。不過主火炬只在5日當晚停留在馬拉卡納體育場內,之後將被移到裏約市中心。
截至目前,奧林匹克公園和運動員村的工程已完成了98%,蒂奧多羅賽區已經準備就緒,目前除了自行車館之外,其餘奧運場館均已交付。雖然現在奧運期間的交通問題、社會治安引起大眾擔憂,巴西也面臨經濟和政治危機,但是,隨著奧運火炬接力的開啟,全世界將會見證南美首個奧運東道主如何圓夢。裏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就表示,裏約已經準備好迎接奧運。“奧運聖火抵達它的新家——巴西。聖火也帶來了來自希臘的精神——團結、包容與和平。聖火的歷史使命在於停止戰爭、邀請人們參加運動。現在,裏約熱內盧已經準備好載入史冊,巴西也準備好接納四方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