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沙漠裏種活這些樹 "治沙狂人"荒野生活5年
新華網銀川5月4日新媒體專電 題:“治沙狂人”余繩鑫心中的那片綠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許晉豫
78歲的余繩鑫站在寧夏銀川靈武市大泉治沙林場一片沙脊上,看著剛吐嫩芽的小樹林,難掩喜色。他像個孩子一樣,跑東跑西地給大家介紹這個是檸條、那個是沙拐棗……為了能在沙漠裏種活這些樹,余繩鑫帶領一家在惡劣的環境下做了8年實驗。
從“發明達人”到“治沙狂人”
1958年,余繩鑫從武漢糧食工業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寧夏糧食廳,工作期間,愛好鑽研的他發明瞭稗子脫殼機和去稗篩。後來,他被調往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動力科,在排查鍋爐爐排高溫融化故障之餘,他改造的爐排獲得了第四屆全國發明博覽會銀獎。
寧夏三面被沙漠環繞,吃了不少生態破壞、風沙肆虐的苦。年輕時,余繩鑫就有一個治沙夢。退休後,這個夢依然縈繞在他的心頭。
“我剛來寧夏的第一年,當時(住處附近)的火車站還沒有建成,我們白天工作晚上還要輪班看糧食,為了看得清楚,宿捨得窗戶只能徹夜大開。第二天醒來滿嘴、滿鼻子都是沙子。那時候心裏就琢磨怎麼治沙,讓寧夏的風沙小一些。”余繩鑫説。
人與沙漠和諧共處,需要摸清沙子的脾性,也需要科技的支撐。為此,余繩鑫2003年拉來兩卡車沙子在銀川市苗木場做了一個模擬“沙漠”,與在林業單位工作的兒子、兒媳做起了實驗。經過多次嘗試,他們發明瞭沒有蓋子的長方體治沙構件。這個發明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它不僅能夠為苗木擋風,還能有效減少沙地水分蒸發量。這讓余繩鑫在2006年獲得了發明專利。
為了讓治沙成果更有説服力,2010年,余繩鑫帶著從自治區科技廳爭取到的研究課題,與老伴兒文潤珍到銀川靈武市大泉治沙林場開闢了7畝“試驗田”。
他將“試驗田”選在條件最惡劣的沙脊上,在無需灌溉的條件下任其“自生自滅”。用余繩鑫的話來説,他們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做實驗。就這樣,余繩鑫與老伴兒開始了長達5年的“荒野生活”。
“老骨頭”啃下“硬骨頭”
與模擬沙漠相比,在毛烏素沙漠的沙脊上植樹完全是另一個概念。由於沙脊完全是由風吹起來的,風沙侵蝕嚴重而且蓄水能力差,植物很難紮根。因此,沙脊成為治沙中最為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為了讓父親的實驗結果有科學數據支撐,余繩鑫的兒子、兒媳每週末都會到“試驗田”幫著測量濕度、溫度、土壤有機質等數據。大泉治沙林場被老兩口的精神所感動,專門為他們騰出一間房子做宿舍。即使如此,余繩鑫老兩口住的地方離試驗田還有好幾公里,週末全家上陣時電動三輪車載不動,只能走一截,推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