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西部小縣擁有兩家三甲醫院 連續5年“大病不出縣”

2016-05-04 09:10:49|來源:新華網|編輯:杜軍帥

  新華社重慶5月4日電題:一個西部小縣何以連續5年實現“大病不出縣”?

  新華社記者趙宇飛

  努力讓患者“大病不出縣”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作為經濟實力位於全市中下游的小縣,重慶墊江縣卻已連續5年實現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其奧秘何在?

  記者調查發現,該縣將有限的投入用在刀刃上,幾年前就罕見地建成兩家三甲醫院,並創新體制機制,引進、留住、培養了一批高端人才。同時,三甲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標準收費,並鼓勵中醫藥參與治療,群眾就醫負擔得以減輕。

  西部小縣擁有兩家三甲醫院

  近日,墊江縣桂陽街道的秦清春突發心肌梗塞,生命垂危的他被緊急送到縣人民醫院,醫院立即對其實施微創介入式手術,幾個小時後轉危為安。“我以為活不成了,沒想到縣醫院能做這種大手術。”躺在病床上的秦清春説。

  “以前,心梗病人必須送到100多公里外的重慶主城區治療,隨時有生命危險。”墊江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楊忠梅説,墊江縣的兩家縣級公立醫院都只是普通二級醫院,冠心病、腫瘤等大病都看不了,患者只能往重慶、北京等大城市跑。

  2010年起,墊江縣累計投入6億元用於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設備購置等,投入資金由政府投資和醫院自籌。並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強醫生培訓、創建特色專科等全面提高診療技術。經過努力,2012年和2013年,墊江縣中醫院和縣人民醫院分別通過三甲醫院復評,這在全國的縣級單位中實屬罕見。

  記者在縣人民醫院新大樓內看到,西門子128排光子CT、意大利C5體外循環機等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各科室的設備都已升級換代,其先進程度甚至高於一些大城市的醫院。

  如今,縣醫院的市級特色專科已從5年前的0個增至6個,還建成1個國家級特色專科。腎移植術、連體嬰兒分體術、腔鏡微創術等600多項三甲醫院的診療技術項目,如今基本都能在該院完成。縣中醫院也已累計開展新手術、新項目36項,2013年至今,已成功施行20多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墊江縣衛計委主任劉衛東説,兩家三甲醫院的龍頭作用已充分體現,群眾看大病的需求在縣內基本就能得到滿足。根據醫保中心的數據,墊江縣已連續5年實現90%以上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人才洼地”變“人才高地”

  大城市三甲醫院的“虹吸效應”,往往讓縣級醫院淪為“人才洼地”。而在墊江,則是另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

  2014年10月,美國密蘇裏大學博士譚秋林,帶著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生物化學》和《自然》子刊的學術論文以及一系列科研成果,來到墊江縣人民醫院工作。他説,自己最看重的是發展空間,醫院已任命他為院長科研顧問,負責全院的科研工作,還在為他籌建國家級遺傳學實驗室。

  譚秋林是墊江縣近幾年引進的高端人才之一。如今,得益於引進、留住、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兩家縣級醫院已擁有博士3人,碩士124人,正高職稱31人,碩士生導師14人,曾經的“人才洼地”正逐漸成為“人才高地”。

  “為體現對人才的尊重,縣裏出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墊江縣衛計委副主任萬成緒説,兩家醫院為博士提供最高3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和一套住房,並協調解決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問題。同時,也為碩士提供一定金額的科研啟動經費。

  萬成緒説,兩家醫院還大力拓展高端人才的發展空間,對博士委以院長科研顧問等重任,對有重大發明或晉陞正高級職稱的醫生予以重獎。5年來,兩家醫院已分別從中青年骨幹醫生中選拔了20多名中層幹部和學科帶頭人。

  此外,縣醫院主動聯繫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近3年已有20多名中青年醫生到10多所頂尖醫院進修學習。在縣中醫院,每名醫生有至少3次到頂尖醫院進修的機會,每次進修一年,此項開支每年達上百萬元。

  三甲醫院“二甲收費” 群眾負擔得以減輕

  “為減輕群眾就醫負擔,三甲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收費,例如三甲醫院膽囊切除術收費1000元以上,而兩家縣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標準收費900元。”萬成緒介紹,縣中醫院住院報銷門檻費還降低了一檔,全縣的中醫藥診療服務費報賬比例提高了10%。

  同時,墊江縣還利用中醫藥量少價低的特點,在醫院績效分配時,按照比西醫高10%左右的標準對中醫醫師單列考核機制,鼓勵醫師多使用中醫藥診療技術,目前縣中醫院的中醫藥參與疾病治療率達95%以上,全縣中醫藥參與治療率也已達80%。

  近日,沙坪鎮72歲的朱治華因膝骨關節炎到縣中醫院就診,經過兩周的熏蒸、抽積液等中醫治療,症狀明顯緩解,總費用4000多元,若採用西醫療法,費用將高達上萬元。他説:“原以為到城裏醫院看一次病,一年的農活都白幹了,來了才曉得,醫生技術好,價格也不貴,醫保報銷比例也高。”

  “縣級醫院就能提供三甲醫院的服務,且採取多項舉措減輕群眾就醫負擔,讓外出看病的患者回流,‘大病不出縣’的目標自然水到渠成。”劉衛東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