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青年們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青年的身影頻現各類國際活動,世界舞臺上中國青年的聲音越發響亮。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本報採訪了幾名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的青年人,聽他們講走向世界的經歷與體會。
積極參與國際活動
“在奇幻島,我觀察了火山地質地貌;在捕鯨人灣,我探尋了捕鯨煉油業;在棕壁冰川,我考察了冰川構造;在彼得曼島和勒梅爾海峽,我近距離觀察企鵝和海豹……”回憶起在南極的十多天,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王海洲興奮地細數這段難忘的經歷。今年3月,他與來自30多個國家的140余位國際商業領袖和青年一起遠赴南極,參加“2041南極極地領導力”項目,通過徒步考察等活動,呼籲世界關注可持續發展。
蘇州大學本科生毛惠,則赴菲律賓參加了2015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親眼見證各國領導人和政商領袖現場磋商的過程。尤其是現場觀看奧巴馬和馬雲對話,讓她備受激勵。
赴朝鮮參加萬景臺國際馬拉松賽的姚佳是中國海洋大學的本科生,在朝鮮的街道上奔跑時,戴著紅領巾的朝鮮小朋友與他擊掌,大聲用中文説“你好”,讓他印象深刻。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接觸不一樣的人,走出國門的中國青年以別樣的精彩,拓展了自己的視野。
向世界介紹中國
在與外國青少年交流的過程中,王海洲發現,很多人對中國存在著刻板印象。毛惠也有同樣的感受,“很多時候,冷漠和偏見來源於無知。”她説。
王海洲説,有的外國人認為,中國人經常食用魚翅、穿山甲等珍貴野生動物。對此,王海洲時常向他們介紹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為保護野生動物作出的努力,如推薦姚明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明星拍攝的公益性影片,及時澄清誤解。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組織項目班的喻靜認為,在國際舞臺上講話,如何講故事非常重要。作為第一個在世界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中闖進1/4決賽的中國學生,喻靜出色的説理能力讓很多外國學生刮目相看。
“很多時候,我們要跳脫國家的局限,從人類發展角度來考慮問題。”談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喻靜舉例説,同外國學生討論碳排放問題時,不要單純地強調中國的發展需求,不妨從碳排放對全人類的危害角度、站在更大的視角上説服對方。
希望世界變得更好
通過參加國際交流活動,中國青年的視野更加開闊,逐漸認識到在國際舞臺發聲的必要性,不少年輕人希望憑藉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毛惠説:“我突然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決不應僅限于舒適的‘小確幸’。應當做一個從容寬廣、眼光長遠、心懷天下的人。”
“我們想讓更多的青年人走出去,讓他們通過國際活動拓寬國際視野,幫助中國青年在世界舞臺上發聲。”亞太青年模擬APEC大會項目主管高鑫説。正是通過這一項目,毛惠得到了走出國門的機會。
近年來,中國青年走向世界的途徑主要有3種:第一,學校組織;第二,政府和公益機構資助;第三,自己尋找和申請。據了解,大部分中國青年參加國際活動都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中國政府設立了諸多項目資助優秀大學生出國訪問,很多高校的國際交流項目實行學費互免。
畢業後,王海洲打算做一名媒體人,他希望讓更多的人聽見自己的聲音。“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影響別人,就像將石頭投入水中,會泛起不同層次的漣漪,一定會擴散出去。”(劉少華、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