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成功復原“史前海怪”的“錘子頭”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 張素)“史前海怪”奇異濾齒龍以前在人們的想像中長了一張“拉鏈臉”(zipper face)。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成功復原該物種的形象,相關論文7日發表在知名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2014年初,古生物學家在中國西南腹地發現了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化石。研究表明,該物種生活在距今2.4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期,其特殊之處是異常怪異的頭骨結構。
“該物種的上頜垂直生長,因此看起來吻部呈鉤狀,且縱向分叉,口腔中遍佈細密的柵欄狀牙齒,是海洋爬行動物中罕見的濾食性類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淳説。
李淳介紹,新物種被國際古生物學界命名為“奇異濾齒龍”,人們為其製作了大量復原圖。但因發現的化石形態不理想,復原形象也並不科學。
“我唯一能做的是尋找更好的標本,尋找新的研究機會。”李淳説,科研團隊在2015年尋找到形態更好、保存完好的另一個體的頭骨化石。新標本顯示,該物種吻部並非豎直生長,而是誇張地橫寬。其牙齒共有3種類型,分別用於啃食和過濾藻類。
“頭骨吻端的誇張變化曾見於某些史前兩棲類以及現代的雙髻鯊。現在,我們首次在爬行動物中觀察到這種罕見現象。”李淳説,這是植食性海洋爬行動物的最早記錄,研究團隊將其頭骨結構稱之為“錘子頭”(hammerhead)。
學界認為,奇異濾齒龍新化石及其復原形象表明中生代早期海洋爬行動物的適應輻射似乎遠遠超乎此前的認識。李淳也説:“通常認為海洋爬行動物起源於三疊紀早期,可是越來越多的新發現讓我産生一種感覺,也許應該到二疊紀的石頭中去碰碰運氣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