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倫敦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西方國家怎都不“淡定”了

2016-05-08 07:32:10|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 倫敦市長選舉結果當地時間7日淩晨揭曉,來自工黨的候選人薩迪克汗贏得選舉,成為倫敦的首位穆斯林市長。

  薩迪克汗是一名巴基斯坦移民後裔,父親是一名公交車司機,母親是一名裁縫。對比他的施政綱領,其穆斯林身份更引人注意。競選中,薩迪克汗的宗教信仰就頻頻成為爭論的焦點;贏得選舉後,有媒體稱薩迪克汗將成為“西方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穆斯林政治家之一”,也有人對此憂心忡忡。

  薩迪克汗的哪些經歷引發爭議,媒體又為何對這位穆斯林市長格外關注?

  【律師經歷遭攻擊】

  薩迪克汗在贏得選舉後表示,“這次選舉並不是沒有爭議,但我十分驕傲,倫敦今天選擇了希望,而不是恐懼,選擇了團結,而不是分裂。”

  本次倫敦市長選舉的保守黨候選人戈德史密斯對薩迪克汗作為人權律師時的經歷曾進行攻擊。媒體報道,戈德史密斯指責薩迪克汗曾經為一名支持恐怖主義的人辯護,反對將其引渡回英國,戈德史密斯還説,薩迪克汗曾與持極端觀點的人出現在同一場合,為極端主義者提供“氧氣和掩護”。

  對於戈德史密斯的指責,薩迪克汗承認了他曾與發表過“令人憎惡”言論的人出席同一場合,但他同時表示,他整個一生都在反對極端主義。

  “我是倫敦人,我是歐洲人,我是英國人,我是英格蘭人,我信仰伊斯蘭教,我有亞洲血統,我是巴基斯坦後裔”,薩迪克汗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説,作為一名虔誠的穆斯林,已經準備好要應對極端主義。

  【“帶來希望的薩迪克汗”】

  媒體分析指出,歐洲近年來不斷受到中東亂局外溢效應的影響,不僅越來越多的難民跨過地中海涌入歐洲,恐怖威脅也隨之而來,巴黎《查理週刊》恐襲案、布魯塞爾爆炸案等恐怖襲擊事件接連發生,使得薩迪克汗這位穆斯林市長格外受關注。

倫敦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西方國家怎都不“淡定”了

  2015年9月22日,在土耳其埃迪爾內,小難民在一處公園的安置點參加集會,表達訴求。 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英國《衛報》專欄作家亞斯明·阿裏拜-布朗刊文稱,薩迪克汗當選倫敦市長將會成為恐怖分子最大的噩夢。亞斯明寫道,薩迪克汗獲勝將比任何政府政策都更有效地緩和極端主義帶來的影響。

  另一位英國專欄作家霍馬·哈立德也表示,薩迪克汗當選儘管不會完全消除英國的“伊斯蘭恐懼症”,但他會為人們帶來希望。霍馬認為,薩迪克汗的形象積極而果斷,競選時面對指責果斷而優雅地回應,而且薩迪克汗擺脫了人們對穆斯林的固有觀念,他支持同性婚姻,還贏得了不少猶太裔選民的支持。

  與此同時,其他歐洲城市市長也在期待著與薩迪克汗的合作。法國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在社交網絡上説,期待與薩迪克汗進一步加強巴黎、倫敦之間的住房、污染管制、文化等領域合作。

  【“幾家祝賀幾家憂”的美國反應】

  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對於這位穆斯林市長卻發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

  美國近來頻頻受到“獨狼式”襲擊。在這種背景下,一些美國右翼媒體對薩迪克汗當選倫敦市長表示十分擔憂。

倫敦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西方國家怎都不“淡定”了

  2015年7月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週邊劃出禁入區域,加強安全警戒。 新華社記者鮑丹丹攝

  美國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站以“倫敦屬於薩迪克汗”為題,稱倫敦選擇了一位“同情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市長;美國右翼網站“德魯奇報道”的標題則更加驚悚,“倫敦斯坦的首位穆斯林市長”。

  分析指出,媒體的如此反應折射出美國部分民眾對於目前英國等西歐國家中大量穆斯林人口的一種不安。

  但另一方面,也有美國媒體認為薩迪克汗當選倫敦市長體現出了一種新氣象。

  美國《紐約時報》説,如今西方世界“伊斯蘭恐懼症情緒”不斷高漲,薩迪克汗在此時成為領導英國首都的首位穆斯林市長,將成為西方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穆斯林政治家之一。

  《華盛頓郵報》也刊文表示,薩迪克汗贏得選舉的意義不會只停留在倫敦市政廳。“曾經有段時間,伊斯蘭在西方世界看來就是政治上的毒藥,但薩迪克汗正在改變這種觀念”。

  對敘利亞難民持包容態度的美國紐約市長白思豪也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了對薩迪克汗的祝賀。白思豪表示,期待與薩迪克汗加強工作合作。

倫敦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西方國家怎都不“淡定”了

圖為白思豪社交網站截圖

  (記者朱瑞卿,編輯王豐豐,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