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嚴重,日本經濟會因此垮掉嗎
日本總務省在5月5日公佈了最新一期關於日本人口的估算結果,據總務省推算,截至4月1日,日本15歲以下的兒童人口總數為1605萬人,比去年減少15萬人,兒童人口總數更是連續35年減少。日本的少子化趨勢愈發嚴重。
2015年9月,日本首先安倍晉三在成功連任自民黨總裁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提出了刺激日本經濟發展的“新三支箭”,而其中的一支——“構築夢想的育兒支援”——便直指困擾日本已久的少子化問題,並且提出要將日本的總和生育率提升到1.8。而在2015年日本新發佈的《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中,對日本的少子化狀況同樣給予了極高的重視,稱“現在的少子化狀況,已到了有可能動搖我國(日本)社會經濟的根基的危險境地”。
少子化,簡而言之便是指某一國家(或地區)由於兒童人口總數,以及兒童人口總數在人口總數中所佔比例的下降。通常,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平均每位女性一生所生育孩子的數量)低於2.1,便進入了少子化社會;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低於1.5時,便進入了超少子化社會。
二戰後,日本人口先後在20世紀4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迎來兩次嬰兒潮,快速的人口增長也曾使日本政府擔心國內的人口增長是否過快,不利於日本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989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達到二戰以來的歷史新低——1.57。日本國內也將此稱之為“1.57危機”。日本政府也開始正視國內的少子化問題,並謀求解決措施。但少子化問題的頑固性遠超日本政府的想像。在1989年後,日本的總和生育率不僅沒有獲得明顯的提高,反而不斷下降,1995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跌至1.42,進入超少子化社會,2005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降至歷史最低的1.26。此後雖略有回升,但也只是維持在1.4左右,離安倍提出的1.8的目標相去甚遠。
不斷加深的少子化對日本的經濟都産生了極大影響。
首先,少子化的不斷加深使日本處於15-64歲之間的勞動年齡人口不斷減少。據統計,已有三成左右的日本企業感受到了日本國內勞動力不足對於企業的嚴峻影響。而日本對待外來移民的消極態度,又使得日本無法通過移民獲得勞動力的補充。面對不斷擴大的勞動力缺口,日本政府也曾提出提高女性參與的工作的比例來補充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的狀況。但是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日本高齡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多,年紀不斷增大,而少子化使得日本平均每個家庭中的家庭成員不斷減少,截至2015年,日本平均每個家庭中只有2.38人,這意味著家庭中的年輕人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照顧越來越年長的父母,日本的傳統觀念中,照顧家庭中老人的職責一般由家中的成年女性來負責,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成年女性為了照顧家中的老人而被迫離職,日本政府希望依靠提供女性參與工作的比例來彌補勞動力短缺的計劃一時也難以實現。
其次,少子化的不斷加深,年輕人的不斷減少,改變了日本消費人群的結構,使得消費人群結構也呈現出不斷的老齡化。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也同樣對日本經濟産生了不小的衝擊。第一,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對新産品的消費慾望更低,而一旦新産品的消費前景不好,企業也就不會增加對研發新産品的投資,長此以往,將不利於日本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第二,隨著年輕人口的減少,一些主要面向年輕人口及兒童的産業開始出現危機。以動漫産業為例,在2005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創造了歷史新低以後,日本的動漫産業也在2006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由於兒童數量和年輕人口的減少,使得動漫周邊産品的銷售陷入長期的不景氣,日本本土動漫市場也陷入持續的萎縮,許多動漫産業的投資商開始逐步從動漫市場撤資,對日本動漫産業的發展産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第三,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的消費慾望和消費需求普遍較高,而少子化所帶來的消費群體年齡的變化,使得日本民眾的消費慾望普遍降低,這也是為何日本即便施行了負利率,國內的消費和投資狀況仍然沒有較大改善的原因之一。(風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