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地震局:中國地震監測速報預測能力已處國際先進水準

2016-05-10 16:15:49|來源:新華網|編輯:杜軍帥

  地震局:我國地震監測速報預測能力已處國際先進水準

  圖為發佈會現場。新華網 金佳緒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金佳緒)在我國第8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中國地震局9日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召開主題為“科學理性面對地震,有效減輕災害損失”的新聞發佈會,介紹地震監測預報的相關工作,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圍繞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讀並回答了記者提問。地震局同時在發佈會上表示,從今年起將實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制度。

  我國地震監測、速報、預測能力處於國際先進水準

  地震速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測定並報出地震的“三要素”——時間、地點、震級。地震速報關係到後續的系列應急救援、抗震救災等重大行動,對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産安全起著重要作用。

  據介紹,我國地震速報發展前後經歷了數個階段,模擬記錄時期大約震後一至兩小時發佈速報,數字記錄時期為震後半小時左右發佈速報,網絡時代地震速報可以做到大約10分鐘左右發出。從2013年至今,地震速報實現自動化,自動速報能在震後1到2分鐘內給出自動結果,臺網中心10分鐘內可以給出正式速報結果。地震監測、速報的定位也隨著監測臺網的密度增加顯著提高。

  潘懷文表示,我國的地震監測、速報能力在國際上已處於先進水準,特別是針對於發生在我國國內和鄰區的地震,“我們有信心給出快速、準確、權威的監測速報結果。”

  潘懷文還介紹了我國地震預測預報的能力和水準。目前,我國對於十年尺度的長期預測對西部7級和東部6級左右地震把握相對較好,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對6級左右地震總體預測效果相對較好,對5級以上地震的預測準確率約為30%。

  潘懷文表示,由於我國對於地震預測預報的努力從未停歇,我國地震預測預報實踐以及實際地震的預測能力和水準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地震基礎理論研究方面與國際同行相比,仍基本處於跟進的狀態。

  新一代地震規劃圖下月啟用

  記者從本次發佈會上獲悉,我國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將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有別於以往的歷代區劃圖,新一代的地震區劃圖取消了不設防區域,整體提升了我國抗震設防的要求,設防標準已經具體細化到鄉鎮級別,突出強調房屋、工程建築等抗倒塌的標準,為新時期全面提高我國的抗震設防能力、防控災難性地震事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科學依據。

  據了解,對房屋建築和基礎設施採取抗震措施提高抗震能力,是減輕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的根本途徑,地震區劃圖是工程抗震的最重要依據。第五代地震區劃圖全面提升抗震設防的總體要求,地震設防區實現全覆蓋,提出四級地震作用概念及相應參數的確定方法,並且以表格形式給出全國鄉鎮II類場地的基本地震動參數,便於城鄉抗震設防和地震風險管理,提出針對高烈度區域進行重點防禦的嚴格要求,做好專門設計。

  潘懷文表示,第五代區劃圖是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築所使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重大工程將採取更嚴格的工程抗震設計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具備綜合防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大中型城市防震能力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