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超2%

2016-05-10 15:27:0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邵鵬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中國國家統計局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也就是CPI同比上漲2.3%,漲幅與上月持平。分析人士指出,CPI連續三個月漲幅超過2%,豬肉等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是主要因素。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

  在北京一家農貿市場,前來採購豬肉的北京市民告訴記者,4月以來,豬肉價格一直延續了春節以後的上漲勢頭,這兩天更是連創新高:“太高了,比去年高多了,已經高了四五塊錢。”

  “還在漲呢,一天一個價。”

  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的數據顯示,4月1日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每公斤24.40元,4月30日每公斤是24.86元,截至5月4日達到每公斤25.08元。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室負責人劉通表示,四月整月,白條豬批發的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24.54元,比2015年同期的每公斤15.98元,上漲53.57%,這也是新發地市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點:“過去有的時候一天兩天能達到這個程度,但是一個月的時間保持這麼高的價位,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豬肉價格在4月份的持續上漲,也反映在了4月CPI的統計數據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2.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4%,非食品價格上漲1.1%。根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的分析,食品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豬肉和鮮菜價格同比漲幅依然較高。豬肉價格同比上漲33.5%,影響CPI上漲約0.75個百分點。雖然4月份鮮菜價格環比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同月相比價格依然較高,同比漲幅達22.6%,影響CPI上漲約0.56個百分點。而在非食品價格中,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衣著、居住、教育文化和娛樂、生活用品及服務的價格都分別有所上漲,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4%。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受“豬週期”的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內,物價將繼續保持溫和上漲的態勢,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可能二季度會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上升但不會太大。三季度以後就要看食品價格,關鍵是看豬肉價格。由供求關係導致的豬肉價格上漲週期目前還沒有結束,還處在一個進一步上升的過程中。供求關係可能會在三季度出現一些改變,到時候豬肉價格上漲的幅度才會平穩下來。”

  當天,國家統計局還發佈了4月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的數據。數據顯示,4月PPI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縮小0.9個百分點。而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連平認為,在貨幣因素影響以及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回升的趨勢下,PPI繼續向好應該是一個大的趨勢:“負值收縮相對較快,説明經濟體的需求上升最近一段時間表現明顯。另外貨幣因素,比如M1,信貸增速也偏快,尤其M1達到了一個較高位置,説明貨幣因素對未來物價的影響會持續加大。在這種情況下,PPI會繼續保持回升態勢。尤其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較大力度的反彈,未來這種趨勢可能會延續。所在貨幣因素、需求回升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保持明顯回升的趨勢下,PPI繼續收縮它的負值應該是一個大的趨勢。”

  分析人士認為,包括4月CPI和PPI在內,最近一段時間官方發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均表明,中國經濟有逐漸回暖的跡象,而且這種勢頭在第二季度將會延續下去。連平表示,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的財政政策與房地産政策基本不會有所改變,而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其靈活性。不過與去年連續降準降息的向“松”不同,今年的貨幣政策將偏中性,呈穩健基調。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