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重慶成中國經濟改革試驗田:向創新轉型
重慶一家企業的工人在流水線上作業(德新社)
原標題:外媒關注重慶成中國經濟改革試驗田:向創新轉型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道 德媒稱,講解員在一個巨大的模型上方揮了揮手,指向被高聳的公寓樓包圍的科研中心和閃閃發光的娛樂城。
據德新社5月9日報道,雙福新區現在還只是重慶市郊一片草木茂盛的區域,而開發商希望把它變成未來的超級城市。細緻入微的雙福新區模型表明瞭當地政府是多麼急切地想抓住經濟增長的機會。
報道稱,作為世界人口最多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面臨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保持經濟增長的嚴峻挑戰。中國經濟去年僅增長了6.9%,是25年來最慢的。而重慶去年超過10%的GDP增速使之成為中國所有省和直轄市中增長最快的。
重慶和鄰近的四川省也是中國發展其相對貧困的西部地區的重點所在。政府正投入鉅額資金,將這一地區發展成貿易和交通樞紐,幫助農民就業並在城市定居下來。
報道稱,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把鐵路延伸到歐洲有助於推動像重慶這樣的內陸城市的經濟發展。2011年,從重慶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到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鐵路啟動,將通往歐洲的運輸時間從36天縮短至12天。官員稱這條長11179公里的貨運線路是“新絲綢之路”加強中國海外市場的典範。
重慶也是中國領導人另一個經濟目標的典範:調整經濟結構,轉向靠國內消費和創新驅動。事實證明,這在中國其他地方很難,但重慶擁有不斷涌現的中産階級,有助於各種服務業的發展。過去十年,重慶的大規模城市化促使大量農村居民移居至此。
重慶果園港的工人李繼偉(音)説:“從十年前開始,這裡的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好。”
許多以前的農民現在在流水線上辛勤工作,工廠與全球品牌如福特、通用和惠普合作,生産筆記本電腦、汽車等高科技産品。重慶並不依賴煤炭、鋼鐵或低端産品的生産,但其經濟前景可能並沒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的那樣樂觀。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克裏斯托弗·鮑爾丁説:“重慶的GDP數據存在明顯的不一致,這表明它的經濟很可能不像政府所説的那樣繁榮。”他説:“但重慶肯定得到了很多政府投資,規避了中國其他地方面臨的問題,如對大宗商品和全球貿易的依賴。”
鮑爾丁和其他專家説,要想實現長期的增長,除了在大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外,北京應把重點放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上。
歐洲商會西南地區分會主席羅賓·尼特哈默爾説:“重慶有著致力於改善基礎設施的良好聲譽,(但是)地方法規的透明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讓這個問題成為重慶吸引外資的障礙。”
中國大型綜合性物流企業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曉鐘説:“通過關閉工廠來解決産能過剩是很容易的,但普通老百姓怎麼辦?政府應該給予下崗人員資金支持,促進新興産業的發展,鼓勵創新。”
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説:“有一種擔心是,政策的實施將由本地管理者來完成,而最急需幫助的地區得到的用於勞動力再培訓的資金卻最少。”
報道稱,目前判斷重慶試驗的結果如何還為時尚早。如果失敗,曾是農民的人們可能會一無所有,沒有回頭路,因為他們的土地已經鋪上了混凝土。在重慶一個新城區的摩托車廠做裝配工的陳(音)先生説:“地?什麼地?我家早就不存在了,但我在這裡賺的錢比過去多,時間更加合理。”
另一名工人説,她相信她的兒子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沒有上完初中,但我的孩子上了大學。我不知道經濟是怎麼一回事,但我認為這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