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看待中國經濟必須堅持兩點論

2016-05-11 11:16:50|來源:南方日報|編輯:王瑞芳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學習會議精神,對於我們正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滿懷信心做好全年經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對於調整中的中國經濟怎麼看?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強調堅持兩點論,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面對一季度經濟數據,一方面要堅定信心,看到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目標,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農業生産保持良好勢頭,工業企業效益改善,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另一方面也要正視問題,看到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由此判斷,中國經濟運行將是L型的走勢,但一旦回升,就會持續上行並接連實現幾年高增長。

  同樣是基於兩點論,還應該看到當前經濟運行分化趨勢愈益明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強勁,但東北和中西部地區一些資源型省份的經濟依然比較困難。這種分化有歷史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能不能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能不能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真下功夫。實踐證明,凡是主動適應新常態、重視創新和品質效益的,發展態勢都比較好;反之,壓力都比較大。在新常態下,我們最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力、形成新結構。只有看到差異,認識到原因,才能妥善應對各種難題,主動促改革抓創新,力爭迎頭趕上。

  做好接下來的經濟工作,必須確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樣、不變形。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堅持兩點論。要正確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句話,供給側是主要矛盾,而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要把控好“度”,無論是需求政策還是供給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結構政策,無論是發展政策、改革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要既不過頭,也防不及。要處理好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在短期內,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可能存在矛盾,但從長期看,穩增長與調結構是一致的,去産能、去杠桿有助於結構優化和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兩點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經濟今年以來總體保持平穩發展,但下行壓力較大,不確定因素較多。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堅持兩點論,講究辯證法,保持戰略定力,充分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一季一季抓好經濟工作,確保廣東“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國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提供重要支撐。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