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證實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導致小頭畸形(組圖)
5月11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執恒研究員在對媒體講解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導致小頭畸形的研究成果。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吳晶晶)去年以來在南美洲暴發並在全球蔓延的寨卡病毒是否直接導致嬰兒小頭畸形的發生?此前人們並沒有找到科學證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許執恒團隊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教授秦成峰團隊合作,在世界上首次證實寨卡病毒感染可以直接導致嬰兒小頭畸形的發生。相關論文于12日在國際期刊《細胞:幹細胞》上在線發表。
據介紹,小頭畸形是一種罕見疾病,嬰兒在子宮或者嬰兒期大腦發育異常,從而導致頭部明顯變小。當寨卡病毒在巴西等地暴發時,當地出現了大量患有小頭畸形的嬰兒出生,這些嬰兒的母親大多感染了寨卡病毒。
“此前,人們只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認為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畸形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但沒有科學證據直接證明這一點。我們的研究首次證明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導致小頭畸形。”許執恒説。
秦成峰團隊從我國發現的寨卡病毒感染病患的血液中分離到了寨卡病毒毒株,研究人員通過玻璃纖維針顯微注射,將寨卡病毒直接注射到在母體中發育十幾天的小鼠胚胎腦中。“我們發現寨卡病毒可以在胚胎腦中快速複製,3天病毒就增加了300多倍,並感染神經幹細胞,造成神經幹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異常,及神經元的大量死亡。”許執恒説,“小鼠出生後對其腦部進行解剖,發現其大腦皮層變薄,出現小頭畸形。”
科學家們還對感染病毒的小鼠和它健康的“兄弟姐妹”進行了全基因組表達譜分析和對比,發現大量基因出現明顯異常,這些基因與免疫、小頭畸形、寨卡病毒的潛在受體及細胞凋亡相關。
我國科學家的這一研究不但提供了第一種研究寨卡病毒導致小頭畸形的動物模型,還為進一步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機制和相關治療打下了良好基礎。
“我們希望利用該模型進行藥物及疫苗的篩選,為寨卡病毒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幫助。”秦成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