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腎萎縮"是醫患關係縮影

2016-05-12 09:45:34|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安徽“丟腎”男子檢查結果:係右腎萎縮

  劇情幾經反轉後,安徽男子劉永偉在徐州手術後“右腎失蹤”之謎終於揭開——第三方醫療機構解放軍南京軍區總醫院的檢查報告顯示:劉永偉手術後右腎仍然存在,目前呈現為外傷性移位、變形、萎縮。

  做了一個胸腔手術後,右腎卻消失了,劉永偉因此對當事醫院産生質疑,可以理解。而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並無過錯卻蒙受了不白之冤,尤其是在媒體報道後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其委屈亦不難想像。回顧這一事件的前前後後,可以説,它是當下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縮影。

  其 一,醫療專業性強,信息不對稱,使得一些患者對醫院、醫生産生不信任感。劉永偉發現右腎消失後,曾多次找到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醫院也給他做了解釋,解釋 的內容與現在南京軍區總醫院的檢查報告基本一致:手術後右腎依然存在;現在右腎消失可能是變形、萎縮了。但是,劉永偉不相信醫院的解釋,執拗地走上了漫長 的“尋腎”之旅,輾轉于各個部門討説法。

  實際上,現實中很多醫患糾紛,都是因為誤解、不信任引起的。醫療專業性強是一方面,另一方 面是民眾普遍缺少醫療常識。譬如,社會上流傳一種很驚悚的説法:有的醫院偷摘病人的腎拿去賣錢。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腎移植的配型複雜而嚴格,且腎在 體外存活時間很短。臨時偷腎並立即移植給另一個病人,恐怕沒有哪家醫院有如此“高超”的醫術。如果大家多些醫療常識,就會對劉永偉的“腎消失”做出更客觀 的判斷。

  其二,有些媒體在報道醫療糾紛時,偏聽偏信,不夠客觀。這幾年,醫療新聞出現劇情反轉的並不少,不排除有記者偏聽一面之詞,或對一方帶著成見。這也提醒媒體,在報道醫療事件時,一方面要接觸各方當事人;另一方面,也要學習一些醫療常識。

  其 三,醫療糾紛的解決機制不健全,往往使得小事鬧成大事,“不鬧不解決”現象依然存在。劉永偉曾輾轉于各個部門討説法,卻始終沒有解決。媒體報道後,迅速有 了第三方醫療機構的鑒定。如果能早點重視、早點做鑒定,是不是更好呢?早已建立的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為什麼沒有解決這起糾紛呢?

  這起腎萎縮事件是當前醫患關係的一個縮影,從中可以看出醫療糾紛何以多發、醫患關係何以緊張,也能看出,要緩和醫患關係,我們該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晏揚)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