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寄望長三角城市群:爭當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

2016-05-13 22:12:39|來源:中國政府網|編輯:楊玉國

李克強寄望長三角城市群:爭當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

  資料圖:2014年4月19日,李克強在上海自貿區外高橋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考察時,肯定當地啟運港退稅、通關一體化等改革,並現場要求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推廣,把沿線的內陸港口都帶動起來。總理説,上海是長江黃金水道的龍頭,龍頭舞起來,龍身才能擺起來,帶動長江經濟帶加速發展。

  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被李克強總理寄予厚望:要爭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在5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説,3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由廣東省走在前列,如今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需要更多的“排頭兵”。

  “長三角地區人力、智力資源豐富,內陸腹地廣闊,理應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總理説。

  當天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培育更高水準的經濟增長極。統計數據顯示,長三角城市群面積21.17萬平方公里,僅佔我國國土面積的2.2%,但這裡總人口超過1.5億人,相當於全國人口的11%,2014年地區生産總值12.67萬億元,佔全國GDP的18.5%。

  李克強表示,以改革創新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有利於促進産業升級,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現代化,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

  他説:“希望長三角地區爭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也為全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

  長三角地區要進一步發展,就要打造改革“新高地”,爭當開放“新尖兵”

  2013年3月,李克強就任總理後首次基層調研的地點,正是長三角城市群。他在江蘇無錫江陰市考察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並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鼓勵當地積極探索試點先行,建立一個“開放倒逼改革”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李克強在5月11日的常務會議上説:“上海自貿區沒有任何稅收優惠,國家也沒有給任何資金支持。我們就是要通過簡政放權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

  他隨即強調,長三角地區要進一步發展,就要打造改革“新高地”。“上海正在搞‘證照分離’改革,有些地方正在探索智慧城市、集中審批,還有科研經費等改革,都可以在長三角地區‘先走一步’、先行先試!”總理説。

  “我們下一步發展,不能再過度依賴自然資源,還是要更多依賴人力人才資源,‘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啊!”李克強説。他明確表示,要讓“人”真正發揮作用,長三角地區不僅要打造改革“新高地”,還要爭當開放的“新尖兵”。要大力吸引外資,集聚國際化人才,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升級。

  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生態,帶頭發展“新經濟”

  有人評論稱,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但從自然資源分佈來看,長三角地區資源儲藏與其他地區相比並無優勢。

  李克強説,長三角地區的傳統經濟很難在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要轉變發展方式,帶頭發展“新經濟”。

  “我在上海自貿區看到,很多企業都是新業態、新技術;浙江省的電子商務行業,給全國都帶來了巨大影響。”總理説,“長三角城市群要創新監管模式,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生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李克強同時強調,長三角地區要在環境生態方面形成新的支撐。“在保護環境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既有利於城市群發展,也有利於吸引更多高智力人才,為發展生産力形成更加強有力的支撐。”總理説。

  長三角城市群不是打造稅收優惠新高地,而是打造創新新高地!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負責人也列席了當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要求四位地方負責人,長三角各城市要有全局觀念,創造聯動發展的新模式。

  “現在我們很多方面還存在市場壁壘,這個省蓋了檢疫章,就是進不了鄰省。”總理説,“長三角地區過去在經濟上依存度就很高,現在,要進一步打破分割壁壘,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

  他明確表示,長三角城市群發展不僅需要中央的“縱向支持”,各省市也要互相“橫向支持”,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

  當天會議還確定了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經濟充滿活力,高端人才匯聚、創新能力躍升、空間利用集約高效的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

  “長三角人口密集、很多城市各具特色。長三角的協調發展,對全國都有示範作用。”李克強最後重申,“長三角城市群不是打造稅收優惠的新高地,而是打造創新的新高地!”(付聰)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