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搶佔創新制高點 未來産業成為深圳增長新奇兵

2016-05-13 08:07:2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搶佔創新制高點 未來産業成為深圳增長新奇兵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2012年,為了進一步拓寬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空間,深圳市確定了未來産業的發展規劃,聚焦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經濟、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等多個領域。多年來,在強大的産業鏈及基礎研究的支撐下,深圳未來産業發展可謂如火如荼,在涌現出一批潮氣蓬勃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同時,也收穫了豐碩的創新成果。未來産業,已成為深圳搶佔創新驅動制高點的“奇兵”。

  劉自鴻説:“我們在2012年成立的時候,就有一個非常請清晰的使命,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新,能夠解決在顯示技術當中的一些問題,從而帶動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發展。”

  説話的人名叫劉自鴻,是深圳市柔宇科技的創始人,他所提到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就是其公司研發的、在今年世界消費電子展上引發各方關注的超薄柔性顯示屏。這款柔性顯示屏厚度僅為0.01毫米,捲曲後的半徑只有1毫米,可直接用於智慧手機,是目前世界最薄的彩色柔性顯示屏。劉自鴻稱,通過改變顯示屏的物理形態,解決了顯示技術一直以來的核心矛盾。劉自鴻説:“人們對於顯示技術的兩個本能需求是便攜性和高清大屏,但傳統顯示技術無法把這兩種完全融合在一起,柔性顯示是一種解決的方式,可以把大屏通過折疊變成小屏,也可以把小屏通過展開或者抽拉的方式變成大屏。”

  2012年,深圳市確定了未來産業的發展規劃,對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及智慧裝備等産業進行重點扶持,此前早已想在柔性顯示技術領域有所施展的劉自鴻,在斯坦福學成後,將柔宇科技落戶在深圳。三年多來,柔宇從開業時的三個人發展到今天估值10億美元、擁有30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産權的國際化公司,並在矽谷和香港分別設立運營中心。劉自鴻告訴記者,與美國矽谷相比,深圳在某些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劉自鴻説:“深圳的電子産業鏈特別發達,這個優勢是矽谷沒有的,它的電子産業鏈比矽谷要強很多,不僅在中國,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今天也看到越來越多國際化人才聚集到這裡,這也得益於包括深圳市政府還有國家現在積極地推進科技創新,很多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化人才。”

  目前,柔宇已將其核心技術向智慧家居、個人智慧用品、車載顯示等領域擴展,此外,在VR領域,柔宇也推出了折疊式觀影設備,市場銷路良好。

  與劉自鴻一樣,深圳光啟科學的創始人劉若鵬也是一名“80後海歸”,也是在深圳搞起了科技創新,但不同的是,後者玩的卻是“黑科技”——超材料。6年前,剛從美國博士畢業的劉若鵬將當時鮮為人知的超材料作為創業方向。對於這個想法,他説:“那時連超材料三個字都沒有,只是很樸素地考慮用人造的結構來造人造的物質,人造結構對人造物質有什麼樣的新屬性,哪些東西跟自然物質相似,哪些東西不相似。”

  隨著近年來國際社會對超材料的逐步認識,這一領域也被視為未來科技突破的重點方向之一。當劉若鵬帶領著他的團隊和研究成果來到深圳時,深圳市政府在經過考察後,認為超材料技術符合未來前沿産業的發展,給予了5000萬的扶持資金。2013年,光啟將一些科研成果實現商用,隨後建立了國內首個超材料基地,2014年,光啟各業務線合同額達3億元。如今,光啟又將目光聚焦于天空,高空平臺“雲端號”、馬丁飛行包、太陽能方舟等都在佈局空間領域,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光啟科學行政總裁張洋洋表示,像超材料這樣的未來産業今後在發展中一要抓技術,二要抓生産環節。張洋洋説:“第一點技術要做好突破,畢竟它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技術的突破代表著這個領域是否可生存的關鍵點,第二點是從原始創新到産業化市場端的壓力沒有那麼強烈,更多的壓力還是在於我們的技術端和産業端大規模生産加工製造的這個環節,是否可以變成穩定化成熟化一致化。”

  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全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5524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達到2.3萬億元;包括生命健康、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在內的未來産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十三五”期間,深圳計劃進一步擴大優勢,到2020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0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達到3萬億元;未來産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深圳市市長許勤稱,要實現這一目標,在繼續強化創新驅動的同時,政策和人才更要跟得上。許勤説:“‘十三五’計劃我們是有一個大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要付諸於更加艱苦的努力,一方面在創新能力上繼續增強,二是進一步打造有利於它發展的産業政策,三是要更廣泛積聚國內外的創新資源和産業資源及人才,這樣才能真正把未來産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規模性積聚,規模性發展,同時也是創新型高水準融合式發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