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聽梁山燈戲看草把龍表演 網媒總編點讚梁平非遺保護與傳承

2016-05-15 17:13:47|來源:華龍網|編輯:杜軍帥

  聽梁山燈戲看草把龍表演 網媒總編點讚梁平非遺保護與傳承

  15日上午,“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總編看梁平”的嘉賓們來到梁平雙桂堂海明廣場,觀看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草把龍”表演中出現彩虹奇觀。記者 石濤 攝

  聽梁山燈戲看草把龍表演 網媒總編點讚梁平非遺保護與傳承

  15日上午,梁平雙桂堂海明廣場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草把龍”表演中出現彩虹奇觀。記者 石濤 攝

  聽梁山燈戲看草把龍表演 網媒總編點讚梁平非遺保護與傳承

  “草把龍”表演中出現彩虹奇觀,讓嘉賓們大呼精彩。記者 石濤 攝

  聽梁山燈戲看草把龍表演 網媒總編點讚梁平非遺保護與傳承

  當地小學生帶來的清脆明亮、節奏輕快的梁平癩子鑼鼓表演。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5月15日14時22分訊(記者 劉艷 李華僑)賞梁山燈戲、看梁平木版年畫,今(15)日,“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總編看梁平”的嘉賓們來到梁平,近距離感受當地非遺文化,併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支招。

  今日上午,梁平雙桂堂海明廣場,一場梁平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正在上演。與扶貧熱點話題結合的梁山燈戲《相親》;精彩的草把龍表演;由當地小學生帶來的梁平癩子鑼鼓……嘉賓們在觀看、參與這些非遺文藝表演過程中,切身感受到了濃郁的梁平文化。

  據介紹,目前,梁平有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竹簾、梁平癩子鑼鼓、梁平抬兒調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此外,還有20個市級非遺項目,86個縣級非遺項目。其中,梁山燈戲,俗稱“包頭戲”、“端公戲”或“胖筒筒調”,是梁平土生土長的地方小戲,全國稀有劇種之一。梁山燈戲結構短小精悍,臺詞通俗易懂。

  在觀看由當地小學生表演的癩子鑼鼓後,長城網編輯中心新媒體部主任趙鵬説,非遺進校園是一種值得稱讚的做法,“文化傳承就是要從小抓起,讓年輕一代從老一輩手裏接過這根接力棒。”

  趙鵬也建議,將非遺的節目重新編排,適當加入現代文化元素,如網言網語後推向市場,以提高大家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度。他表示,回去後,將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讓更多人了解重慶的非遺文化。

  現場,嘉賓們還了解了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竹簾的製作,近距離感受當地非遺文化的魅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