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非法集資披“互聯網金融”外衣 超億元案件增多

2016-05-15 09:10:35|來源:央廣網|編輯:劉鑫

  原標題:非法集資披“互聯網金融”外衣 超億元案件增多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王楷 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是第七屆打擊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據公安部消息,近年來非法集資類案件急劇攀升,今年一季度,非法集資犯罪的立案數達2300余起,涉案金額超億元案件明顯增多。犯罪活動網絡化特徵明顯,假借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微商、外匯理財、虛擬貨幣等名義的案件增多。

  由於操作便捷、收益率較高等特點,互聯網金融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理財選擇。但頻繁出問題的互聯網金融領域還是不免讓人疑慮,哪些平臺真正安全可靠,又該如何鑒別那些不靠譜的平臺?日前,上海、江西公安機關破獲了兩起案件,犯罪分子正是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從事非法集資和傳銷犯罪活動。這兩個案件呈現出什麼特點?能帶給我們那些警示?

  作為“互聯網+”在金融領域的重要表現形式,P2P網貸平臺近年來發展迅猛,但一些欺詐項目夾雜其中。2015年,上海市公安機關偵破滬易貸非法集資案。犯罪嫌疑人邢某曾經在溫州從事建築業,旗下有上百家美容連鎖機構。為了“讓錢來得更快”,2014年3月起,他成立上海佰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設立“滬易貸”網站,對外宣稱“滬易貸”是佰強旗下網絡金融投資平臺,通過“滬易貸”先後發佈為期1至12月不等的投資標的,承諾到期歸還本金並支付高額的年息。據公安機關調查,這些標的幾乎一半都是虛假的,背後沒有實際項目。

  上海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探長林植介紹,從網站上投資人看這些錢投了這個標,進了這家項目公司,但其實這些錢經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都轉移到了自己控制的個人銀行卡,相當於形成了資金池。然後他用資金池裏的錢去放貸。

  截止案發,佰強公司通過“滬易貸”共募集資金1.9億余元,其中最高的一筆達到600多萬。打著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的招牌,不少投資者被釣上了鉤。

  林植介紹,他是2014年5月開始做的,到2015年的4、5月份這個平臺的資金就兜不下去了。為什麼短短一年的時間,能吸引到這麼多投資人的錢?主要一個原因是它的利息比較高。他在網站上許諾的利息要達到年化的百分之二十幾到三十幾,而且都可以做短期,比如一個月到三個月,可能投資人比較感興趣。

  據了解,在“滬易貸”平臺進行交易的投資人來自全國各地,涉及近29個省市自治區。那麼,這些人當初是怎麼上鉤的呢?犯罪嫌疑人邢某表示,除了在其他網站做廣告、用QQ群維繫關係、在社區散發宣傳單頁、群發廣告短信等方式,該公司還在安徽組織過兩百多人的大型宣講會,宣傳其當地某地産項目。

  邢某表示,約他們到公司來見面,到項目實地去考察,看這裡的房價等各方面,反響很好,覺得這個項目都能賺錢的,他們當時才投了資。

  此案正在審理當中。

  除了非法集資,近年來網絡傳銷也呈蔓延態勢。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操作便捷、傳播迅速、波及範圍廣等特點,依託網絡,大肆發展人員加入,短期內瘋狂斂財。

  2015年,江西宜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成功摧毀了一個總部在河南省洛陽市,伺服器在香港、波及全國8個省市、會員多達1萬餘人、涉案金額高達6000多萬元的特大跨省網絡傳銷團夥。犯罪嫌疑人依託“開心複利”理財網站和香港鑽石通訊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K幣交易系統,以投資理財為幌子,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據了解,該團夥通過對會員實現推薦獎、管理獎、日分紅、見點獎、報單獎等方式,鼓勵會員發展下線,實現滾雪球式發展。

  宜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隊長張丹青表示,它比較吸引人的是,它每一份産品交1600塊錢,每天可以進行分紅,分紅是以電子幣的形式。你交1600塊錢,每天可以返電子幣,每天返20個。

  張丹青表示,該團夥主要瞄準的是四線、五線城市或農村地區的民眾。其中很多參與人員不會上網,也不知具體的返利分紅方式,只是聽朋友或親戚介紹能賺錢,且投資額不高,就被拉下了水。此外,和傳統傳銷方式相比,這起網絡傳銷案件發展速度很快。

  張丹青表示,開心複利”網站真正運營是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短短三個多月時間,發展了一萬多會員,收取了六千多萬會費。所以通過網絡擴張性很強。

  目前,該案三名嫌疑人已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通過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犯罪遇上互聯網,大有如魚得水之勢。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又該如何防範和治理?

  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往往假借或曲解國家、區域或行業、金融發展政策,虛構“投資項目”、“理財産品”,編造投資前景,許諾超高收益率欺騙群眾。在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愛君看來,非法集資犯罪發案數高位運行,大案增幅明顯的背後,是網絡時代的非法集資犯罪更低的犯罪成本。

  現在進行非法集資得成本很低,通過互聯網了,從原有民間的投資,進入生人的社會,再經過結構設計,貌似很安全,有高的利息,而且集資速度快、集資量大,網絡帶來的是效率也高,成本也低。另外,民間融資借助互聯網,使得仲介的平臺以很合法的形式出現了,沒有真正的借款人,是平臺來借款,大量的出借人快速把錢送上來了,快速獲得大量資金。

  近期發生的“e租寶”、“泛亞”、“上海申彤大大”等非法集資案件危害巨大、波及地域廣泛。越來越多的案件打著互聯網金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仲介、股權投資、旅遊、養老、民辦院校、境外上市等旗號,網絡借貸成為案件多發的高危領域。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涉眾型經濟犯罪偵查處處長劉路軍説,這種形式和以往相比更具有新穎性,很多老百姓不了解什麼是金融業態,(覺得)這東西是什麼不太清楚,但是給的收益率非常高,很有誘惑力,而且違法犯罪分子宣傳的時候往往打著國家的政策、項目、經濟創新的幌子給自己撐門面,但是實際上幹的是魚目混珠、違法犯罪的事,和國家倡導的大政策、大方向是相反的。

  近年來,公安機關對非法集資及傳銷犯罪堅決依法打擊,正採取開展專項行動和重點案件偵辦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打擊,盡全力挽回一批經濟損失。

  劉路軍表示,打擊那些社會影響大、危害大、情節惡劣,給老百姓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件,同時對於其他小的案件,還有一些冒頭的違法犯罪活動,該處理的及早處理掉,防止更多老百姓受害。同時預警防控,及時通過風險排查等各種數據化手段及時發現問題,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化解。第三,推動相關部門一起聯動。刑事打擊永遠是處理違法犯罪最後的救濟手段,最重要的是前端把它化解掉,事中事後加強監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