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財神博物館:館長自嘲門票錢不夠交電費
原標題:探訪北京財神博物館:館長自嘲門票錢不夠交電費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上官雲)曾有人説,民間遺留的“老物件”是另一種“史書”,真實反映了過去的民俗文化。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記者探訪了位於北京南鑼鼓巷雨兒衚同的“北京財神”老物件博物館,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物品:小商販用的響器、黃包車上的腳鈴……該館館長、老物件收藏家阿龍説,迄今為止,自己收藏了30余萬件老物件,這裡展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我們的門票只賣3塊錢,收入連電費都不夠。但是,未來我還想再開民俗博物館,把藏品展示給大家。也希望能得到社會各界支持”。
阿龍在“北京財神”老物件博物館內接受採訪。
四十餘年“淘”到超過30萬件“老物件”
阿龍原名宋振忠,在“北京財神”約200平米的空間內,陳列著他的各類藏品,每位參觀者都可以隨意觸摸。阿龍説,這是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接觸到民俗文化,“總‘供’在展櫃裏,大家就只能走馬觀花看一眼”。
算起來,阿龍從事收藏已經有四十餘年的時間,積累了30余萬件“老物件”。他常説,是母親把自己帶入了收藏這個行當,“那時我不過十幾歲,一直特別喜歡收藏這些東西”。
阿龍的老物件五花八門,有北京市過去使用的糧票、油票,也有號稱當年慈禧請客專用的請帖;既有做女紅所需的繞線板,也有各式帽子、挎包、兩千六百多個衚同門牌……甚至門口還放著兩扇木質窗戶。
為了尋找心儀的老物件,阿龍曾經半夜三點起床,扛著筢子到別人家拆房的廢墟上撿磚雕。他説,別人眼裏的破磚頭,但卻可能是自己的寶貝,“這些年,我騎著自行車、電動車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到現在還會拿著小棍兒,去垃圾堆扒拉人家拆房丟掉的老物件”。
“粗粗一算,買這些東西,到現在得花了約五千萬人民幣了。”阿龍説,現在自己沒有銀行存款,兜裏經常只裝著幾十塊錢,“但我始終覺得,我收藏的這些東西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財富”。
阿龍的博物館內陳設的一些老物件生活用具
“八不語”與“腳鈴”的故事
舊日,老北京一年四季都有吆喝聲,生動風趣,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對此亦有過描述。但也有些買賣不吆喝,而是用“響器”來喚起顧客的注意,統稱“八不語”。
“説白了,就是以前走街串巷賣東西用的。行醫人手拿‘串鈴’、賣藥人手裏拿著‘指鈴’等。”阿龍進屋拿出好幾件東西,質地有木頭的,也有金屬的,其中有形似兩根鐵條燒結而成的器具,是舊時剃頭師傅用的“喚頭”,“過去老北京人聽見不同的聲音,就能分辨出外邊來得什麼人”。
有趣的是,阿龍手裏還存留著兩副“冰盞兒”,為過去衚同裏賣冷飲、乾果的小販的專用響器。“冰盞兒”其實就是兩個直徑三四寸的小銅碗,食指夾在中間,上下一掂,發出清脆悅耳的銅音。
此外,阿龍收藏了一個裝在黃包車上的腳鈴。阿龍説,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東西算是過去身份的象徵,“有這個腳鈴,通常説的人力車才能叫黃包車,沒有的只能叫洋車,一般大戶人家‘拉包月’的車才會裝”。
“腳鈴是供乘客使用的。乘客可以通過踩鈴告訴前邊的人有車過來;或是回家之後,在大門口踩一下,通知門房主人回來了,作用很多。”阿龍説,這就是把蘊含老祖宗文化的東西,以實物收藏的形式保留下來。
阿龍收藏的一些衚同門牌及其他老物件
盼望再開博物館傳播民俗文化
“開博物館,最初是希望我母親高興。後來,是希望老祖宗留下來的民俗文化能夠得到繼承、傳播,讓子孫後代知道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提到開辦博物館初衷,阿龍説,這些收藏品永遠不會賣出去。
不過,博物館經營所需的費用讓阿龍頗為犯難。他告訴記者,現在這家“老物件博物館”是跟南鑼鼓巷商會合作開辦的,所以房租暫時不需要交,“人總得考慮個長遠發展,現在這個博物館主要是靠我和我的一位助手在做日常維護。再往後,房租、人工成本就會成為問題”。
“我們目前的門票是每張3塊錢,節假日觀眾多一些,平時更少。這麼算下來,門票錢連博物館的電費都不夠。”維持博物館的燈光、溫度環境所需的電費並不低,阿龍半開玩笑地説,要是把老物件的價值跟各類成本計算在內,可能門票定為50塊錢更合適,“可那樣,誰還會來呢?”
未來,阿龍有一個希望:能再開兩三家諸如“金釵博物館”、“票證博物館”之類的民俗博物館,“我想把自己收藏的30萬件老物件都展示給大家。也希望政府、社會能給予一些支持:只要給我場地,我就能把博物館建立起來,留住民俗文化的根和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