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2016戛納電影節羅馬尼亞元素搶眼

2016-05-19 16:48: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邵鵬

圖片默認標題

北京電影學院教師王垚在北京羅馬尼亞文化中心電影資料館成立儀式上介紹羅電影發展史。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楚群力)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正在法國迷人的海邊小鎮戛納奉獻一場光影盛宴,5月22日閉幕當天的頒獎典禮令人期待。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羅馬尼亞電影又一次展現了它的魅力,共有五部電影入圍不同單元,創歷史之最。除了克裏斯蒂安·蒙吉執導的《畢業會考》和克利斯提·普優執導的《雪山之家》入圍主競賽單元外,《群狗》入圍“一種關注”單元,《下午四點十五分:世界盡頭》入圍短片單元,另一部短片《百川匯海》入圍電影基金會評選。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兩部羅馬尼亞電影同時進入戛納主競賽單元,再次引發人們對“羅馬尼亞新浪潮”的關注。本台記者為此專訪了中國研究“羅馬尼亞新浪潮”的專家,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導演王垚,請他介紹了這一電影流派的發展歷程、藝術風格、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和對中國藝術電影的借鑒意義。

  同往年一樣,第69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匯集了全世界最大牌導演的新片。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21部作品中,羅馬尼亞導演的作品佔了兩部。《畢業會考》的導演克裏斯蒂安·蒙吉和《雪山之家》的導演克利斯提·普優都是“羅馬尼亞新浪潮”的領軍人物。2007年蒙吉導演的《四月三周兩天》獲當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他的另一部作品《山之外》2012年獲戛納最佳編劇和最佳女演員獎。2001年,普優拍出了《無命錢》,正式開啟了“羅馬尼亞新浪潮”的進程,到了2005年,他的《無醫可靠》轟動戛納,拿下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王垚説,本屆戛納電影節中羅馬尼亞元素再次搶眼並不是偶然現象:

  “‘羅馬尼亞新浪潮’是21世紀最近的一次新浪潮,是十年來唯一的歐洲電影運動。從2005年到2015年,每年大家都説‘羅馬尼亞新浪潮’快要結束了,但每年又有片子獲獎。當我們開玩笑説今年是不是大結局時,又有兩部進了戛納主競賽單元。這是第一次兩部羅馬尼亞電影同時進入戛納主競賽單元。”

  “羅馬尼亞新浪潮”在世界電影界有著很大影響,它的誕生與發展也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王垚介紹説,羅馬尼亞現在僅有74家電影院,年産十余部電影,總票房折合人民幣不到4億,然而它在十年內為世界貢獻了眾多佳作和優秀的電影人,實屬不易。王垚説:

  “上世紀90年代,羅馬尼亞電影業比較蕭條。首先是私營化,製片廠制度也解體了。電影産量迅速從80年代的每年30多部下降到每年十部左右,終於又降到五部以下。2000年沒有一部故事長片拍成。羅文化部非常著急,下決心扶持青年導演。他們出臺了新的《電影法》,建立了國家電影基金。2005年,普優的《無醫可靠》獲得戛納‘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2007年,國際電影節正式命名了‘羅馬尼亞新浪潮’。從2005到2015年,羅馬尼亞電影十年得的獎項比之前一百年得的獎還多,受到的關注也比之前一百年的關注多。羅馬尼亞電影為青年電影人在國家資助體系和國際電影節的博弈中拍攝電影提供了一種可能,也提供了一種講故事的方法。”

  2015年,王垚在北京電影學院取得電影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新世紀的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極簡主義和“東愁”》長達14萬字。為了撰寫一篇高品質的論文,他還到羅馬尼亞I.L.CARAGIALE國立戲劇與電影大學進修了半年時間,與羅電影人廣泛接觸,查閱大量文獻,觀看了200多部羅馬尼亞電影,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他向記者簡要介紹了“羅馬尼亞新浪潮”的主要特點:

  “它的藝術特色學界是有定論的。他們喜歡使用手持長鏡頭,低照度。在敘事上偏重‘一天一夜敘事’,或者較短的敘事結構。比較關心現實問題,是一種非常講究限制性的現實主義電影。在影片主題上經常對歷史和現實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而這種反思十分可貴,在其它國家電影中很少能見到。”

  王垚認為,“羅馬尼亞新浪潮”對中國藝術電影有三點啟示:

  “第一,對藝術本身有一個形式自覺:羅導演都特別在意電影語言,經常對電影語言有一個反思。第二,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力:也就是你怎樣找到一個既是本國的,又是歐洲的,又是世界的一個社會話題作為影片的故事。首先他們的市場比較小,在國內收不回成本,所以一定要在全歐洲各藝術院線發行,面對各種電影節,但是他們面對電影節,又不是討好電影節。不是要什麼拍什麼,部分導演是這樣,但大多數稱之為藝術家的導演不是這樣。第三,對歷史和現實有一個反思的態度:不是單純的批判,也不是單純的歌頌,而是有一個反思,提出另一種視角來觀察,來解釋歷史如何影響到現實。或者這個國家在社會主義終結之後,在資本主義化過程中産生哪些社會問題。”

  王垚導演還介紹了“羅馬尼亞新浪潮”在中國的傳播情況:

  “2009年有一個羅馬尼亞電影周在北京舉辦,後面還有幾個羅馬尼亞電影周在中國舉行,其中有一個在杭州舉辦。另外還有歐盟影展,或法語國家影展,這樣一些影展性的會引進來一些羅影片。在中國各視頻網站上,也可以看到羅電影。但實際上觀眾也不太多。但還是有一些影迷在看。從學術方面來説,有兩篇碩士論文和一篇博士論文。還有一些文章,但不太多,因為是一個比較小的研究領域。”

  在採訪的最後,王垚對加強羅馬尼亞電影在中國的傳播和中羅兩國電影交流提出了一些建議:

  “據我所知,中羅兩國還沒有簽署電影合拍協議。可以做一些合拍,慢慢嘗試一些項目,提供一些資助、減稅等。可以互辦電影周。2014年在羅馬尼亞有一個中國電影周。羅馬尼亞文化中心計劃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合作。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每個月找一個羅馬尼亞片子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做學術放映。可以先把這些日常的東西做起來,讓觀眾看到一些羅馬尼亞電影,包括一些懷舊的羅電影。利用電影節做一些策展和學術放映。在合拍片方面找一些共同的話題,比如反映在羅中國移民的故事。我看過兩個羅導演拍的關於布加勒斯特紅龍市場的紀錄片,可以先從這些地方開始做。另外高校間的活動也可以做。在2014年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上,羅馬尼亞I.L.CARAGIALE國立戲劇與電影大學是主賓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做了一個他們學校的專題影展,他們學校也有負責人過來。”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