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沖繩棄屍案引日民眾憤怒 或影響對美軍基地搬遷

2016-05-21 08:58:45|來源:環球時報|編輯:王瑞芳

  在日本即將召開G7峰會,並迎來第一位訪問廣島核爆地點的美國總統時,突然傳出駐日美軍基地工作人員殘酷殺害20歲沖繩女子並拋屍野外的消息。“美軍基地滾出去”,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0日,沖繩縣民眾的憤怒情緒到達了頂點”,有市民表示“這一事件讓我想起了1995年的12歲女孩被施暴案”。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政府內部已經出現聲音,擔心沖繩棄屍案對美軍基地搬遷造成影響。日本政府本來預定利用27日奧巴馬訪問廣島的機會,進行“強化日美同盟的演出”,沖繩棄屍案的發生給日本政府潑了盆冷水,日本政府匿名人士對媒體稱,“(事件發生)的時機簡直是太壞了”。

  朝日電視臺評論説,這次事件也必將給奧巴馬的廣島之行造成陰影。《每日新聞》分析説,政府還擔心沖繩縣內反對美軍基地的感情再次高漲。日本政府緊急召見美國駐日本大使和駐日美軍司令等,目的就是為了把事件對日美關係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日本政府的擔心已經成為事實,20日,正在美國訪問的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針對沖繩棄屍案指出:剛剛約一個月前在那霸市發生美軍士兵強姦婦女事件,看來美軍基地繼續留在沖繩的前景非常嚴峻。

  《琉球新報》20日發表社論稱,沖繩棄屍案,日美兩國政府也有責任,“安倍根本就沒有實施為沖繩減負的政策”,社論稱,要防止類似事件再發,只有把基地撤走:“日美安保條約,是為了保護日本的安全。可是奪走了縣民的生命,就不能説日本擁有了安全。”

  英國《每日郵報》20日也稱,該事件發生的時間“再糟糕不過”。不過日本駐美國大使佐佐江賢一郎表示,希望沖繩棄屍案不會影響奧巴馬的廣島之行,他説日美關係在奧巴馬治下取得了“巨大進步”,“沖繩事件是沖繩事件。這是個悲劇,但悲劇不能蓋過兩國同盟的基本目標”。

  新加坡《海峽時報》20日稱,奧巴馬訪問日本特別是廣島將使兩國關係實現歷史性跨步,舊的傷痛有可能得以彌合,而安倍也可以利用這種特殊關係做文章。

  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美日關係還有許多未解決的歷史包袱——不止是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的後遺症,還有讓美國偶爾感到犯難的日本政府對待二戰責任的態度。對安倍晉三而言,奧巴馬訪問廣島將進一步提升日美同盟關係,這兩個昔日的敵手如今處於亞洲一個旨在遏制中國的關係網的核心。日美兩國修訂了防禦合作指針,使得日本在美國艦船或飛機遭到攻擊時更易於馳援。

  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基斯塔諾夫20日對俄媒表示,這一事件不會破壞日美關係基礎,目前雙方都相互需要對方,特別是在抗衡中國背景下,日美聯盟只會進一步鞏固。美國仍將是日本主要盟友,日本也仍將是美在亞太地區的主要政治軍事支撐點。

  華人獨立學者劉剛在沖繩已經生活了十多年,20日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這個時候發生沖繩棄屍案對安倍政府來説非常不利,加上圍繞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沖繩當地一直有強烈的不滿,棄屍案令日本政府壓力非常大。“所以他們急於表態,為的是穩住自民黨的選票,因為安倍政府一直是主張美軍基地合法化的。”

  儘管如此,劉剛認為,這件事對美日同盟沒有太大影響,“至今日美外交和日美安保條約仍然是日本對外關係的基礎,安倍政府對美國的強硬表態只是做給日本人看的。”他表示,日美關係不是一天兩天了,日本人認為基地這部分需要修正,但並非整個兒地抗拒與美國的關係。(環球時報駐日本、新加坡特約記者 藍雅歌 辛斌 季諧 柳玉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