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非洲首現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類型 或從巴西傳入

2016-05-21 14:34:35|來源:新華網|編輯:王瑞芳

  世界衛生組織20日宣佈,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位於塞內加爾達喀爾的實驗室確認,非洲佛得角正在流行的寨卡病毒與目前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一致,這種病毒很可能是由巴西傳播到非洲的。

  這是首次在非洲發現正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類型。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馬特士迪索·莫蒂指出,非洲國家會據此來重新評估風險,調整自己面對寨卡疫情的準備。她建議非洲國家努力控蚊,減少人們被感染的風險。

  1947年,寨卡病毒首次在非洲被發現。過去很多年裏,寨卡病毒只會在人身上引起溫和的症狀。一直到2012年,研究人員首次確認,寨卡病毒分為非洲型和亞洲型。本次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就來自於亞洲型寨卡病毒。

  截至5月8日,佛得角共發現7557例寨卡疑似病例、3例寨卡病毒引起的新生兒小頭症。另有一名婦女是在佛得角感染寨卡病毒後,在美國産下了患小頭症的孩子。目前,佛得角還沒有發現因寨卡病毒引起的格林-巴利綜合徵。

  世衛組織疾病暴發與應對方面的專家布魯斯·艾爾沃德認為,非洲人是否對寨卡病毒的免疫力更強,寨卡病毒在非洲造成的影響是否會比其他地區更輕等問題,還需要時間來觀察。

  與此同時,法國位於加勒比地區的海外省馬提尼克衛生局20日也報告稱,一名84歲的男性因感染寨卡病毒引發格林-巴利綜合徵而死亡,這是馬提尼克出現寨卡疫情以來的首個死亡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寨卡病毒正在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儘管寨卡病毒通常造成的症狀較為溫和,大多數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科學共識認為,寨卡病毒可能導致小頭症、格林-巴利綜合徵與其他腦部發育障礙。(綜合本社記者李雯、張雪飛報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