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語文教材

2016-05-24 07:14:28|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今年秋季,全國部分省區市將有400多萬中小學生開始使用語文出版社新修訂的語文教材。新版教材進行了較大調整,大幅增加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同時根據時代變化,替換了40%左右的課文。其中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南京大屠殺題材課文被撤換”這個以訛傳訛的消息。

  語文教材的修訂,可能是少有的能夠引發全民熱議的教育話題。之前,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教輔書的修改,總能引發關注和爭議。人們會從一篇文章的增刪,解讀出很多信號,因此得出“去傳統化”或“過於西化”等截然不同的結論。

  當然,這些解讀有的是斷章取義,有的是以訛傳訛,並不一定準確。但這至少説明,在很多人看來,語文教材編選修訂,不是單純的專業或學術問題,還帶有文化傳承、思想熏陶和審美教育等功能。

  由此,出版方和編選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語文教材究竟應該選什麼樣的內容?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統一?進而需要問的是,什麼才是好的語文教材?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教材是一種實用性工具書,教孩子識字和學習使用語言,是語文教材的基本功能。這就是語文出版社社長兼前語文老師王旭明所強調的,語文教材姓語名文,語文教學要回歸語文。也就是説,工具性、實用性是教材必不可缺少的特性,從古代的《三字經》《千字文》,到解放前國文教材的“見到先生問聲好”,再到很多人小時候學的“人口手大小多少”,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並不包含太多思想內容,主要是幫助孩子識字,進而學會規範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

  但是,隨著學生開始具備一定的識字和鑒賞水準,需要選擇一些完整的詩文等內容作為教學的載體,而文章總是有意義的,都帶有某種感情和思想。這就要求教材所選內容要文質兼美,兼顧工具性和人文性。語言規範、準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要和接受習慣,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此基礎上,要儘量選擇那些文字優美、積極向上,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文章。

  具體到哪些文章體現這些要求,該選哪篇不選哪篇,則見仁見智,需要廣泛聽取專業人士和一線教師的意見。而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變遷,教材也有必要與時俱進。比如,一些明顯與主流價值觀或實際情況不相符,甚至虛假編造的、可能産生不良影響的內容,則應刪除或修改,比如鼓勵不恰當見義勇為的《誰勇敢》等文章,刪除就比較合適。

  而訛傳被刪除的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實際上只是同樣題材換了一篇文章,不應過度解讀。對孩子進行歷史觀教育,也是教材應有的功能之一,但也要考慮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且這也不是只靠語文教學就能獨立承擔的,還應成為歷史課的重要內容。

  以上述標準來衡量,語文版教材修改後增加古文內容的比重,可以體現對傳統文化更加重視;課後練習增強實用性和互動性,是語文教材屬性的回歸,這些都值得肯定。至於具體文章的編選是否適當,教材是否合用,還是讓語文專家和真正使用教材的師生來評價吧。(丁永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