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評:西方“兩面派”做法危及伊核問題解決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西方“兩面派”做法危及伊核問題解決
印度總理莫迪21-22日訪問伊朗,伸出合作的“橄欖枝”。事實上,自今年1月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執行以來,國際社會注意到伊朗的發展潛力,已有多國領導人率商務代表團訪問伊朗,來自歐洲的商務考察團更是絡繹不絕。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一邊承諾解除制裁,一邊繼續邊緣化伊朗,這種“兩面派”做法,不僅阻礙伊朗發展,更不利於地區穩定,甚至有導致伊核問題“反水”的危險。
比如,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執行後不久,美國就宣佈制裁與伊朗導彈計劃相關的企業和個人。至今,美國仍對伊朗保持大部分制裁,包括美國的銀行不得與伊朗方面有商業往來,伊朗無法使用美國金融系統進行交易等。
一個簡單的例子,伊朗與外界的銀行服務尚未實現聯通,無法通過銀行進行跨國匯款,只能攜帶現金進出,外國遊客、投資者在其他國家暢行無阻的銀行卡、信用卡在伊朗卻無法使用,經貿合作中的種種不便可想而知。
雖然歐洲解除了對伊朗金融業的制裁,但長期形成的隔閡阻礙歐洲銀行進入伊朗的步伐。這一方面因為過去動輒數十億美元的罰款讓歐洲銀行心有餘悸,另一方面還要看美國的“臉色”。而在美國國內,不僅國會仍在就伊核協議角力,而且今年正值大選年,美國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西方這種“兩面派”做法,首先傷害的是伊朗人民。十多年嚴苛的經濟制裁,已經使大批伊朗民眾陷入貧困。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達成後,經濟仍不見好轉,生活沒有改善,將會消磨伊朗民眾對國際社會的信心,以及他們對主張改革、重返世界的魯哈尼政府的支持。
如果西方不及時消除合作障礙,失望的不只是伊朗民眾,還有看好伊朗市場的全球投資者。伊朗不僅擁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還擁有近8000萬人口的大市場。有經濟學家期待長期壓抑的伊朗經濟在制裁解除後出現“報復性增長”,為乏力的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地區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另外,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還尋找新藉口遏制伊朗,在中東地區玩平衡術,阻礙伊朗發揮作為地區大國以及在抗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等方面的作用,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
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談判和簽署,是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彰顯國際合作在解決地區性難題中的作用。合作看的是誠意,要的是兌現承諾。西方一些國家需要轉變對伊朗缺乏誠意的“兩面派”做法,真正為推動伊核問題最終解決貢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