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為科學界帶來一場“春雨”
因為他的團隊發明瞭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並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從一個學術圈的“泛泛之輩”一躍成為“網紅”科學家。這些日子以來,無論學界還是公眾,都驚訝于這位“隱身”地方高校十年、期間未發表一篇學術論文的青年科學家,因何一鳴驚人。
你可以不知道基因編輯技術是什麼,也可以不了解《自然·生物技術》在國際學術界的江湖地位,但不能不佩服韓春雨,僅就科學家的工匠精神。如果説,“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撞南墻不回頭”是一種定力,“板凳一坐十年冷”“衣帶漸寬終不悔”則是一種境界。從容、淡定、堅毅、自信,冷板凳也有坐熱的一天,韓春雨的“中國故事”充滿正能量。
感動一番並腦補一通基因知識之餘,許多人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國內比韓春雨名氣大得多、科研條件好得多的專家教授不知凡幾,成功女神為何垂青“非著名大學”裏的“非著名”副教授——韓春雨?個人修為之外,河北科技大學功不可沒。韓春雨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説:“河北科技大學給予的科研環境是非常寬鬆的,很多人説我博士畢業的時候有過一篇不錯的論文之後10年沒有論文,正是河北科技大學寬鬆的環境才能容忍我這樣。”作為科學家,能夠邂逅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大學,是非常幸運的。假如,換個地點,能否容忍一位副教授十年不發論文,還給獨立實驗室和較為充裕的科研經費?
誰都知道,科研成果與論”是高校評價系統中的硬杠杠,直接關乎一位教授的待遇、榮譽、地位,以及所能獲得的科研資源。唯才是舉,用科研成果説話,這本身沒有問題,亦是國際通行規則,問題出在操作方式上。其中,量化考核到了什麼職級、多長時間內要出多少成果、多少論文的地步,未免太僵化,與科研規律相背悖。以致一些人為職稱而論文、為論文而論文,論文“含水量”可想而知。國家每年大量的科研經費投入,卻因評價機制掣肘而影響産出品質,實在很可惜。屠呦呦之後,韓春雨再度揭示,一個容得下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的科研環境何其重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韓春雨與河北科技大的故事昭示,教授與大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是一場雙贏。大學為教授提供良好的軟硬體環境——充裕的科研資源、寬容的學術氛圍、體面的生活待遇,有利於教授靜下心來搞科研,儘快出成果、出大成果;教授功成名就之後,以感恩的心回饋大學,大學因此成為最大贏家。比如韓春雨在接受採訪時,對河北科技大學讚譽有加,還表示“會繼續留在河北科大”。
提及科研機制與學術環境,人們容易將責任泛化,在大背景、大環境上宏大敘事,從外部環境著眼、説事。河北科技大學的作為告訴我們,在理順科研機制、重構學術環境上,大學並非不能為,而是可以為、有作為。隨著簡政放權改革的深入,高校也比過去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包括自主招生、人才評聘、學術評估、經費使用等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于一年多前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可見,頂層設計對大學內部治理創新持鼓勵態度。大學應該抓住機遇,大膽創新,給教授更多學術自主權,而不僅僅把自主權用在招生上。
韓春雨為科學界帶來一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但願各方都能從中獲得應有啟迪與滋潤。(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