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G7領導人“冷落”世界人道主義峰會 潘基文稱失望

2016-05-26 06:48:41|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靳松

  原標題:G7領導人“冷落”世界人道主義峰會 潘基文稱失望

  缺席的G7領導人

  “一些領導人不能前來與會令人失望,尤其是七國集團的領導人,”潘基文在會議閉幕時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

  潘基文在4年前倡導舉辦世界人道主義峰會,希望國際社會能夠更好地應對日益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並防患于未然。為準備這次會議,聯合國專門在150多個國家諮詢了2.3萬人。

  由於原定日期與26日將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撞車,人道主義峰會特別改在23日到24日召開,但仍有大把西方國家領導人缺席。

  德國總理默克爾是例外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沒有參加這次會議。會議召開時,他正在越南訪問。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裏也沒有參加會議。

  率代表團出席峰會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蓋爾·E·史密斯。國際開發署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組織,屬於美國的外援機構。

  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唯一齣席這次人道主義峰會的七國集團領導人。

  當前全球面臨的人道主義危機形勢緊迫。聯合國稱,由於自然災害和衝突明顯增多,全球正經歷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主辦國對峰會寄予厚望

  2015年,全世界約有1.25億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流離失所者多達6000萬人,比2000年增加近2倍。

  主辦峰會的東道主國家土耳其處於應對當前難民潮的“前線”,收留了來自敘利亞和自歐洲轉移而來的共300多萬難民。土耳其總理塔伊普·埃爾多安希望,這次峰會能夠成為解決難民危機的“轉捩點”,鼓勵收留難民。

  然而,加拿大、日本、英國、意大利、法國和美國等七國集團領導人缺席這次會議,令埃爾多安感到“難過”。他指責説:“對於緊鄰家門的人道主義危機,視而不見。”

  只是“向前邁出的一小步”

  因為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的缺席,首次舉行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調低了預期。

  峰會作出了1500項不具約束性的承諾。雖然最初被寄希望為國際社會敲響“警鐘”,但正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副執行主任賈斯汀·福賽思後來所説,這次峰會只是“向前邁出的一小步”。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峰會上發言時呼籲各方利用這一機會,重申原則、凝聚共識,並在各成員國政府協商一致基礎上,推進峰會成果後續落實,致力於解決國際人道主義危機。

  觀察

  國際社會缺乏杜絕人道主義危機的意願

  人道主義危機惡化加重了國際社會的救援負擔,救援缺口日益擴大。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依然缺乏從根本上杜絕人道主義危機的政治意願。

  救援資金缺口高達150億美元

  聯合國數據顯示,目前平均每年有250億美元用於人道主義救援,而2000年的水準不過20億美元。

  即使如此,人道主義救援基金需求也只及全球軍費開支的百分之一。

  目前,全球已經承諾和實際支付的救援資金缺口高達150億美元。“我們身處每年經濟增長達到73萬億美元的世界之中”,主管預算與人力資源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克裏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説,“肯定能為這個崇高的事業找到這失蹤的150億美元。”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人道主義危機、防患于未然,光有錢遠遠不夠。

  還需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潘基文説,七國集團領導人代表了“世界上最慷慨的捐贈國,但我懇請他們能更多地參與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以敘利亞問題和隨之引發的難民潮為例,“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系列複雜、持久且併發危機的政治參與和意願嚴重匱乏”,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威廉·萊西·斯溫説。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也沒有出席人道主義峰會。

  關於敘利亞問題,美國和俄羅斯是談判各方中的主要力量。難以想像,沒有美俄兩國參與能達成有效的危機解決方案。文/袁原(新華社專特稿)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