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疆溫宿縣托甫汗村多民族合居 :"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

2016-05-26 19:03:0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玉國

  新疆溫宿縣托甫汗村多民族合居

  “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民族一家親)

  本報記者 楊明方 韓立群

  “我們村20多年沒有發生過一起治安事件。村民之間團結互助已形成了習慣,全村安寧、祥和,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見到記者,托甫汗村黨支部書記吐爾遜·艾肯木拍著胸脯自豪地説。

  托甫汗村是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溫宿鎮的一個多民族合居村,也是遠近聞名的富裕、和睦村。

  “相處得特別融洽,就像一家人”

  吐爾遜·艾肯木今年42歲,是土生土長的托甫汗村人,1995年當選為黨支部書記,連任至今。“我們村有89戶村民,其中維吾爾族51戶,佔57.3%;漢族38戶,佔42.7%。大夥兒相處得特別融洽,就像一家人。”

  吐爾遜·艾肯木17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當時正值麥子成熟的季節,看著家裏即將豐收的10多畝小麥,母親急得掉淚……這時,村民張中德拿著鐮刀走進他家麥田,一連幹了3天,割完了麥子。“我一直忘不掉這件事。當時我們家與張中德並不熟悉,張中德不會説維吾爾語,我們也不會説漢語。大家只能通過手勢進行簡單交流。”吐爾遜·艾肯木説,從那以後,兩家人成了朋友,並來往至今。

  托甫汗村是溫宿縣105個行政村中唯一一個維吾爾族和漢族領導班子搭配的村,維吾爾族村黨支部書記吐爾遜·艾肯木搭檔漢族村委會主任趙尊鎖。

  1994年,趙尊鎖從河南來到托甫汗村。他主動和維吾爾族村民交往,幫這家幹點農活,幫那家修個院墻。時間久了,村民們都知道了他是熱心腸。“老趙,亞克西!”在村民們的支持下,趙尊鎖在托甫汗村蓋了房子,落了戶。

  趙尊鎖腦子活,又肯吃苦,1995年村委會班子選舉時被大家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如今,他已連任四屆。多年來,他始終操著一口鄉音,以至於和他“搭班子”的吐爾遜·艾肯木説漢語有時也帶河南腔。吐爾遜·艾肯木與趙尊鎖這對“黃金搭檔”為托甫汗村帶來了福音。村民收入連年增長,2015年人均年收入達15200元,名列地區前列。

  “鄉里鄉親幫點忙,不見外”

  “雖然我們村是多民族合居的一個村,但是村民之間沒有太強的民族觀念,大家不分彼此。”吐爾遜·艾肯木説,“我常常對村民講,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村,就是一個大家庭,不能分你我,相互幫助才能共同致富。”

  “漢族村民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從湖南、河南、四川、甘肅等地過來的。”70歲的村委會原主任卡德爾·克然木告訴記者,托甫汗村水土資源好,內地村民帶來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水稻産量提高了很多,林果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當地村民熱情、實在,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讓我們留了下來。”村民袁勇説,當時他家蓋房子,錢不夠,村民艾爾西丁·阿不杜熱依木給他拉了120車砂石料都沒要錢。等到自己有錢了,要給他錢時,艾爾西丁堅決不肯收:“鄉里鄉親幫點忙,不見外。”

  為了促進漢族村民與維吾爾族村民互幫互助,大家共同發展、共同致富,村委會在分地的時候有意穿插分地,每戶田地都是維漢相鄰。既公平,又便於互相學習、幫助。

  “互相比誰的朋友多、誰的日子好”

  如今,在托甫汗村,各民族間互相學語言已成時尚。漢族村民們幾乎都可以用維吾爾語對話,很多維吾爾族村民們會説普通話,有的連河南、四川方言也聽得懂。

  多年來,村裏不管誰家辦喜事,不用邀請,大家就會前來祝賀,形成了習慣。吐爾遜·艾肯木説,他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結婚時,漢族村民都來參加了。“大家一邊吃著抓飯,一邊喝著大碗酒,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誰家的水果熟了,只要招呼一聲,大家就會一起採摘;誰家要是有了困難,大家都會幫一把;誰掌握了好的種植、養殖技術,也會分享給大夥兒……

  “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團結起來力量大。調整産業結構,改良品種,我們村都能走在前面。”趙尊鎖説。“這幾年,林果業效益好。我們在維吾爾族村民的幫助下,改種核桃,效益很好。”袁勇告訴記者。

  維吾爾族村民購買農藥時,會讓漢族村民寫需要購買的農藥單子。每到打藥時,漢族村民都會主動到地頭去幫助維吾爾族村民兌藥。水稻插秧、收割時,維吾爾族村民又會主動幫人手少的漢族村民。

  “村裏一年四季沒閒人,大家都忙著掙錢。”吐爾遜·艾肯木説,“村民們互相比誰的朋友多、誰的日子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