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6-05-26 15:29:33|來源:央視網|編輯:谷士欣

  黑龍江省撫遠市地處我國陸地最東端、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烏蘇裏江相望,素有“華夏東極”、“東方第一縣”之稱。五月的東北大地,山清水秀,林茂草綠。5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饒有興致地登上一台插秧機體驗操作。接下來,總書記又了解了合作社智慧催芽和箱式快速育秧等技術流程,向農民和技術人員詢問水稻先進種植模式和科學田間管理經驗。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他的足跡踏過了黑龍江省的伊春市、撫遠市、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等地,深入農村、企業、林場、科研單位。這已經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考察東北。

  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産業,資源、産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黨中央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

  2013年、2015年、2016年的兩會期間習總書記都分別參加了遼吉黑三省代表團討論,後又分赴三省實地調研,為東北發展、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藥方。

  一進東北:提出四個著力

  2013年8月,習總書記在考察遼寧時的重要講話中,對遼寧工作提出了“四個著力”: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著力改進幹部作風。這“四個著力”,既一脈相承,又各有側重,都是遼寧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都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到遼寧振興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之中。

  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

  習總書記強調,老工業基地很多企業浴火重生的實踐説明,無論是區域、産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

  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3年8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鑽井平臺製造現場向技術人員了解作業情況。他説要順應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製造業這一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提高海洋開發能力,使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二進東北:要把裝備製造業作為重要産業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調研,並在長春主持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市考察了兩家裝備製造企業。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習近平聽取企業自主創新情況彙報,察看高速動車組裝配生産線,對他們實行關鍵工序實名制操作、做到工序一口清的做法表示肯定。他登上裝配完成的高速動車組,了解性能、設施、操作運行情況。習近平指出,高鐵是我國裝備製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把裝備製造業作為重要産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佔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製造大國和強國。

  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華社記者鞠鵬、姚大偉 攝)

  把國企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 創新是動力之源

  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習近平看産品和精益管理模式展示,視察熱處理分廠車間和離合器零部件生産線、自動化裝配線,並在班組園地同企業勞模、科研人員和一線職工座談。習近平表示,各級幹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來調研就是希望大家開門見山、一吐為快,這有利於我們聽真話、接地氣。5位職工用樸實的語言暢談時代機遇、人生理想、事業追求、企業前景,習近平不時點頭讚許。聽了他們的發言,習近平指出,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品質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必須抓好創新、品質、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掌握主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兩家國有企業,既體現了對國企改革的關心,也表示出搞好國企的決心。在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他此行考察也體現出不一般的意義。

  三進東北:轉型發展 民生為要

  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首站來到伊春市。伊春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素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美譽。總書記十分關心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後,産業轉型發展和職工就業安置情況。他深入上甘嶺林業局林區,實地察看天然林保護情況;走進林場職工家庭,了解轉崗就業和生活狀況;到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和友好林業局藍莓産業園,了解接續産業發展情況。習近平強調,林區轉型發展既要保護好生態,也要保障好民生。

  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伊春市考察調研。(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李濤 攝)

  創新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搭平臺

  2016年5月25日上午,習近平來到中船重工七〇三研究所、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聽取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研發、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成果交易轉化等情況介紹,察看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高新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習近平指出,黑龍江要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發揮傳統産業優勢、激發企業活力,政府要做好服務和引導工作。只要選準發展方向,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持續推進,發展戰略性新型産業大有可為。

  習總書記三進黑土地 為經濟結構轉型把脈開方

  2016年5月25日,習近平來到中船重工七〇三研究所。(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李濤 攝)

  習近平曾指出,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把製造業搞上去,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我們要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把實體經濟抓上去。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規劃正處於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週年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關鍵節點。而東北地區作為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在全國現代化建設中至關重要。如何把握好東北地區穩增長、調結構這兩者的平衡問題,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影響重大。

  習總書記的一系列深入淺出的重要論述,全面辯證地分析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得與失,為新一輪東北振興指明瞭前進方向,對振興東北起到重要作用。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