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爸帶裸跑弟回家讀私塾 希望孩子13歲上大學
4歲的“裸跑弟”
“裸跑弟”讀私塾
説起“裸跑弟”大家可能還有印象,當年“鷹爸”何烈勝讓4歲兒子多多在雪地裏裸跑備受爭議。最近“鷹爸”又做了一件事:讓兒子從學校回家,自己給兒子請了幾名專職輔導老師,在家裏教授他自己組織的所謂的“鷹式教材”,並且希望花六年時間讓孩子完成小學到高中所有課程,這樣13歲就可以考上大學。
私塾有奇葩課程
目前,何烈勝的家庭“私塾”已經開學幾週時間了,一共有8個孩子在這兒學習。
在“鷹爸”設定的課程表上,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八點半熄燈睡覺,課程表排得滿滿噹噹,每天14節課,上午7節課,下午4節課,晚上2節課,除了正常的語數外三門之外,還有一些奇葩課程,比如“手機課”,老師就會教授各種智慧軟體。“冥想繪畫課”,讓學生們戴上眼罩,在音樂聲中,開始上課。
教“冥想課”的老師是個設計師,她説通過在音樂中冥想,可以提高孩子大腦空間想像力。傳統的教育都在教育孩子“收”,一旦蒙眼,孩子都不敢在白紙上落筆,老師現在的要求是讓他們“放”,看孩子畫畫狀態就知道他平時內心是什麼樣一種狀態,其實也是心理的一個反映,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對孩子有一個引導。
“鷹爸”何勝烈説,課程的設計是既是遵循應試教育方式,也是對現行教育的有益補充。他表示,所有教材都是蘇教版,平時考試測評都是使用學校通用的卷子、試題,家庭“私塾”沒有考試,但是會有測評,測評主要是孩子學習進度,以及老師教學是不是有問題、是否要調整。
收費一個月萬元
目前“鷹爸學堂”吸引了很多家長慕名而來,共有8個孩子享受這樣的“家長拼團家教”。
原來在南京橋北一家名校上四年級的小譚來到“鷹爸學堂”三周不到,改變了很多。他認為,兩者有很大不一樣,學校老師講課他都趴在那兒,有想睡的感覺,而在這裡不想睡,因為會比賽,比來比去,用遊戲教他們學。
不過,“拼團家教”費用並不低,“鷹爸”表示,雖然收費一萬元一個月,他自己還要貼錢,將來他認為理想人數應該在30到50人左右。而“鷹爸學堂”最終的目標,是花6年時間讓孩子完成小學到高中所有課程,將來都成為優秀的少年大學生。
據央廣報道
■回放
“鷹式教育”引爭議
2012年,一名來自南京市、跟隨父母到美國旅行的4歲幼童,在美國紐約-13℃的暴雪中以裸跑的方式迎接農曆新年。隨後,這段視頻被孩子的家人放到網 上,4歲“裸跑弟”迅速在網絡上爆紅。“鷹爸”跟記者解釋何謂鷹式教育:當幼鷹長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就會狠心地把幼鷹趕下山崖。當幼鷹開始往谷底墜下 時,它們就會拼命地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同時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領——飛翔。
網上的質疑甚至辱罵聲,遠超過了對“鷹爸”的支持讚 賞聲。“鷹爸”説,我的嘗試本來就有爭議。爭議越大,對現有教育理念的影響衝擊越大。對質疑最多的“狠心”,鷹爸反問:“哪個父親不心疼兒子?更何況我 41歲得子,孩子是一齣生就被判為可能‘腦癱’的早産兒。正因為此,我必須鍛鍊他的身體、磨煉他的意志、培育他的心智。”
■觀點
教育個案允許嘗試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目前,“鷹爸”把“裸跑弟”接回家中自己教育,是不是違反了該條法律呢?
對此,江蘇熙典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朱曉峰認為,法律規定是如果有正當理由,可以不讓小孩去入學參加義務教育。比如像這種小孩越來越多,義務教育已經沒辦 法滿足他的需求了,那這時候就會出現這種個性化的教育,“鷹爸”教育模式剛好能滿足這種需求,而且這種教育可以涵蓋九年制義務教育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朱 律師認為是有正當理由。
對於這種教學模式,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長沈曙虹認為,作為教育個案的嘗試是允許的,但不具備普遍意義。在她看來,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孩子自身有一些超常能力,可以通過快速催熟的辦法來使他迅速發展、迅速成長,但絕大部分的孩子是常人,身心成熟有自己的一種演化規律, 揠苗助長的確違背教育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