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英美主流媒體如何對待低俗網語

2016-05-26 08:46:37|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王瑞芳

  中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詞彙更新速度比過去更快,一些低俗、粗鄙的網絡詞語開始入侵傳統媒體報道,這個現象引起了爭議。那麼,國外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呢?

  與中文一樣,英語世界裏的新詞也層出不窮。英國《牛津詞典》每隔幾個月都會收錄一批新詞,比如去年8月,它就收錄了“YouTuber”(視頻網站YouTube用戶)“Redditor”(社交網站Reddit用戶)“pwn”(駭客俚語,指攻破系統的聲音)等網絡詞彙。美聯社的style book也會定期更新,最近它就把國外網友用得很多的“normcore”(normal and hardcore,指穿衣風格簡約而不簡單)收了進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印刷媒體在接納網絡新詞方面比較謹慎。一方面,印刷媒體要用很長的時間來觀察一個新詞的使用情況——以“normcore”為例,這個詞在2014年的Google搜索關鍵詞排行榜上早已榜上有名,但直到現在才被接納;另一方面,他們接納新詞時的總體原則是,可以接受新詞,但不會認可低俗用語。

  西方社會在如何對待網絡俗語的問題上,其實也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應該放開,增強語言發展活力。他們認為用“CU”或“CYA”(see you或see ya的諧音詞,均指再見)、“BTW”(by the way的首字母所寫,指順便)等更有效率。另一派則認為,網絡俗語會對語言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導致語言表達“標準降格”。

  相對來説,在大眾媒體和教育界,反對濫用網絡俗語的聲音更加大。去年10月,英國BBC有一則報道稱,倫敦郊區著名的哈里斯學院禁止學生在功課和演講中使用“ain‘t”“innit”和“coz”等網絡俗語(三者均為縮寫,前兩個表示否定,第三個表示因為)。學校在聲明中指出,此舉是為了讓學生“自信而恰當地進行表達”。學校認為,“説正確的英語”是學生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利於他們未來就業。

  此舉引發輿論熱議。英國一位編輯俚語俗語詞典(New Partridge Dictionary of Slang and Unconventional English)的編輯Terry Victor公開對哈里斯學院表示反對,其核心理由是“你不能審查年輕人的語言”。但是,有很多國會議員支持此項禁令,認為在社交中用網絡俗語沒問題,但在正規的教育環境和職場環境裏應禁止。在中國,各種網站、微信公號等新媒體,是網絡語言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但國外的情況有些不一樣——歐美著名的娛樂八卦網站Gawker早在兩年前就宣佈,禁止在報道中使用網絡俗語,如LOL(laugh out loud,大笑),OMG(oh my god,我的天)等,目的是讓其報道更加職業。儘管各界對Gawker的決定褒貶不一,但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共識:新聞用語應該規範,對網絡俗語要慎重。

  關於如何使用網絡語言的問題,我與一位來自美國的外文專家進行了探討,她認為,雖然美國各大媒體對於網絡用語沒有明確規定,但一般對網絡俗語的使用很謹慎。通常情況下,只會在直接引語中用;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會附加解釋。而且與電臺、電影、電視等行業不同,紙質印刷媒體在遣詞造句方面更嚴謹。

  在美國電影中,確實有一些底層人物出口粗俗,臟詞亂噴(實際上,臺詞中特定的低俗用語也有數量限制)。但在嚴肅報刊中,這些現象基本看不見。這是因為,媒體從業人員在文字和文化傳承、傳播上方面有一些基本規範,不會輕易迎合網絡俗詞。

  在美國歷史上,“黃色新聞”和低俗報刊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曾“繁榮”一時,其手法是濫用圖片和粗俗語言,登載滑稽連環畫和膚淺文章。那段時期被許多新聞學者認為是一種沒有靈魂的新聞思潮,因為後來人們發現,黃色新聞的負面影響很大。最終,《紐約時報》等莊重嚴肅報紙迅速崛起,並逐漸成為主流。

  我在駐歐期間發現,在英國教育體系裏,學校對於網絡語言一般持謹慎態度,甚至有時候表現出某種“語言潔癖”。經過英國精英學校培養出來的精英人士,通常能説一口“標準英語”(received pronunciation),甚至帶有一些“皇家腔調”(Queen’s English),若是突然冒出一兩個粗俗的“網絡俗語”,肯定會貽笑大方,降低演説者的身份。

  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迅速是好事,語言越來越豐富多樣也是好事,但對於網絡俗語的氾濫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學校與大眾媒體等,不應該一味迎合。在網絡語言步子邁得有些過快的時代,我們不妨停下來等一等文明,等一等莎士比亞。(吳黎明)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