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伊春調研為農業提質增效再提速

2016-05-26 11:39:5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圖片默認標題

  5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了解合作社土地流轉和採用先進種植技術提高水稻産量效益等情況。在玖成合作社,習近平同當地幹部群眾交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5月25日新華社)

  農業是衣食之源,也是生存之本。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供求總量基本平衡,但與此同時結構性問題也日益凸顯。在農業已成“四化同步”短腿這一語境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已刻不容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就明確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要的就在於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當前受粗放式發展方式等因素影響,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總量和品質結構性失衡等難題。比如説,有的農産品庫存爆滿,有的農産品又大量依靠進口。而解決這種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就需要我們進行結構調整,適當增加或減少某些農産品。在黑龍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經濟多元化發展”,就已經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

  去庫存、補短板,也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兩大抓手。當前儲糧量已經逼近歷史峰值,而過高的糧食庫存不僅會加大國家財政壓力更有可能導致整條糧食産業鏈“市場失靈”。另一方面,農村基礎設施也是個短板,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基礎設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去庫存、補短板有機結合起來”,無疑有助於借助兩大抓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農業的標誌和發展方向。就現實而言,當農業陷入“小規模、兼業化陷阱”時,也不利於成本降低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而農業社會化服務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能夠提高營運效率和經濟效益,進而增強農業整體競爭力。從有利於採用現代生産要素和現代生産方式方面來説,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於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針對當前突出問題,著眼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然,也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我們也必須把握一點,就是作為提高農業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指向必須落到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上,必須通過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發展紅利。(楊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