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東盟藝術培訓中心舞蹈培訓班開班

2016-05-27 17:02:2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邵鵬

  圖片默認標題

  老撾國立藝術學院的學員正在中國老師的知道下學習藏族舞蹈。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唐燕、全榮興):近日,中國-東盟藝術培訓中心舞蹈培訓班在中國廣西藝術學院開班,來自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的舞蹈專家及學員將在此次培訓期間與中國師生一起進行藝術交流與學習。

  在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東盟藝術培訓中心的舞蹈教室裏,有6名來自老撾國立藝術學院的舞蹈專家及學員正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藏族舞蹈,西蘇潘·洪阿倫便是其中一位。雖是第一次接觸中國民族舞蹈,但每一個輕盈的舞步,身體到位的律動都提現了他紮實的舞蹈功底以及對中國舞蹈藝術的領悟。

  西蘇潘説:“從某種程度上來説,老撾和中國舞蹈是可以結合起來並創造出新的藝術,因為都屬於民族的藝術,都有共通之處的,廣西的民族舞蹈和老撾民族舞蹈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是有相似性的,在這方面是可以進行融合。”

  在藝術上實現“互學共進,增強交流”是中國-東盟藝術培訓中心舞蹈培訓班的開辦宗旨,通過師生互換教學、大師課堂、專題講座等形式,中國與東盟的師生互學對方國家的民族民間舞蹈及傳統舞蹈。來自老撾國立藝術學院的代表們已先期抵達廣西開展交流學習。老撾舞蹈藝術家宋珊·蓬瑪佔説:“早上9點到10點是中國老師教我們老撾學員學習中國舞蹈,隨後反過來我們教中國學員學習老撾的民族舞蹈,我們教的舞蹈是老撾卡目族、普耐族的舞蹈。中國的學員學得非常快,都挺有天賦的,一天就能學完一整支舞蹈。”

  在教學過程中,語言是相互溝通的一個障礙,但由於廣西在地緣上與老撾接近,廣西的壯族語言與老撾語不乏相似之處。課堂上,來自廣西藝術學院的壯族舞蹈老師張政武就用壯語數著節拍,他希望能用老撾學員覺得親切、輕鬆的方式,以舞蹈跨越交流,使雙方師生都有所收穫,“主要是讓我們的學生得到鍛鍊,學東南亞的舞蹈,體驗不同的文化;同時,他們來到我們學校來學習中國特色的民族民間舞,達到一個交流的目的,互相促進。”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東盟藝術培訓中心是中國外交部和教育部2012年5月在廣西掛牌的首批四個“中國-東盟藝術人才培訓中心”之一。成立至今,已經為東南亞國家多個國家級藝術單位培養了舞蹈、音樂等領域藝術骨幹一百多人。老撾國立藝術學院學生管理處處長薩翁·顯阿培對該中心給予高度肯定:“廣西藝術學院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四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得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老撾可以跟廣西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廣西也可以向老撾學習老撾的傳統文化藝術,這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團結友誼,也使我們各國寶貴的傳統文化得以繼續保存和融合起來,所以我們才説,文化藝術作為東盟國家和中國建立團結友誼的橋梁,將各國永遠緊密聯結在一起,這就是文化藝術的作用。”

  2016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同時也是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在此背景下,廣西藝術學院希望通過與東盟高校積極開展此類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青年舞蹈家的專業交流。據了解,本次舞蹈培訓班還邀請了柬埔寨皇家藝術大學、泰國文化部藝術發展學院、緬甸國立藝術文化大學的舞蹈專家及學員共30人,培訓結束後,還將舉辦畢業彙報演出。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