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鋼鐵發起337調查 多家企業面臨考驗
原標題:美首次對中國鋼鐵發起“337調查” 中方鼓勵企業積極“應戰”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高石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當地時間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佈對中國40家企業的輸美鋼鐵産品發起史無前例的“337調查”。根據該調查程式,美方一旦裁定企業有違規行為,相關産品或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市場。針對此事,中方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27日表示,美方的行動“帶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業的困境,“只會人為地對正常貿易秩序造成干擾”。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是與美國商務部共同負責該國對外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準聯邦司法機構。該委員會26日發表聲明稱,應美國鋼鐵公司今年4月26日提起的申訴,決定對寶鋼、鞍鋼等40家中國企業及其子公司在美銷售的碳鋼和合金鋼産品發起“337調查”。聲明稱,美國鋼鐵公司指責中國鋼鐵企業在美國“密謀修改産品價格”、“控制産量和出口量”、“非法利用美鋼鐵公司商業秘密”以及“使用虛假原産地和生産商標識”。美國鋼鐵公司認為,中企的行為違反了《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經調查發佈永久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據了解,“337調查”針對的是“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産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
“美方‘337調查’以往主要針對涉及專利問題較多的機電産品,大規模針對中國鋼鐵業發起該調查這是第一次。”有15年貿易救濟案件從業經驗的環球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國良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徐莉穎對記者表示,反傾銷調查不限制中國鋼材産品進入美國,只要交納額外增加的反傾銷稅還是可以在美銷售。但經“337調查”認定相關産品違反規定後,涉案産品將會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根據相關程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佈啟動“337調查”後,必須在45日內確定終裁目標時間。通常案件須在一年內做出裁決。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27日表示,美方的調查行動未基於以事實為依據的申請和指控。美國近期連續對鋼鐵産品採取貿易救濟措施,是一種不審慎的行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佈啟動“337調查”的前一天,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耐腐蝕板徵收稅率為209.97%的反傾銷稅以及稅率為39.05%的反補貼稅。中國商務部的相關負責人強調,美方簡單頻繁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該國鋼鐵行業暫時面臨的困難。當前鋼鐵産業面臨經營困難和産能過剩等問題是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需求不振所導致。
雖然有部分美國鋼鐵業者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做法表示歡迎,但也有不少美國媒體發出理智的聲音。美國CNBC評論説,中國鋼鐵企業是競爭者,但同時也是好夥伴,美國應該更好地提振對鋼鐵的需求,而不是只盯著鋼鐵價格。現在挑起“貿易戰”,並不是明智、合理的選擇。《福布斯》專欄文章稱,在鋼鐵問題上,中美雙方都有過錯。中國的確應該進一步控制鋼鐵行業的過剩産能,但美國也不該為此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還有美國專家提醒説,訴諸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會抬高國內鋼鐵産品價格,增加製造業的生産成本,在與其他國家製造業産品競爭時處於不利地位,最終損害美國整體經濟利益。
徐莉穎介紹説,2015年,中國出口美國的鋼産品佔中國出口量的2.2%,同年,美國累計進口鋼材3513萬噸,從中國進口的只佔其中的6.9%,“因此,美國將國內鋼鐵困境責任歸咎於中國明顯不公平”。
中國商務部表示,鼓勵中國企業依法進行抗辯,密切關注該案進展,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中國鋼鐵企業的正當權益。寶鋼集團27日已發表聲明,表示會積極應對。但杭國良説,許多中企處理“337調查”時會選擇與申請方和解,因為抗辯費用非常昂貴,“一個案件100萬美元很常見”,對於目前經營狀況不理想的中國鋼企,這會帶來考驗。
另據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26日在日本G7峰會上表示,歐盟討論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時,必須也將中國鋼鐵問題納入考量之中。面對鋼鐵傾銷,歐盟將加強市場保護。但根據此前官方報道,其實中國85%至95%的鋼鐵産能都用於內需。去年,中國鋼鐵出口為1.12億噸,只佔中國鋼産總量的14.5%,而有些西方國家的鋼鐵出口占其産量的比重高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