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外媒:中國躋身衛星發射商業領域主角 費用不及美一半

2016-05-27 11:05:45|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外媒:中國躋身衛星發射商業領域主角 費用不到美國一半

  5月15日,搭載遙感衛星三十號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原標題:外媒:中國躋身衛星發射商業領域主角 費用不到美國一半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道 外媒稱,5月15日,中國第227次成功發射一枚長征火箭。此次發射把中國一顆遙感衛星送入軌道。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25日報道稱,長征火箭成功的一個原因是有許多不同的型號。例如,在2015年底,中國成功試射了最新型衛星運載火箭——長征六號。該型號進行了優化,適宜一箭多星和短時間內發射。這次試射把20顆小型科研衛星送入軌道。

  報道稱,長征火箭基於俄羅斯的設計,這意味著簡單、廉價和可靠。它已經使中國成為衛星發射商業領域的主角之一。美國航天飛機之所以退役是因為它是最昂貴的太空運載方式。用航天飛機運載衛星的費用是每噸2500萬美元。俄羅斯和中國的費用是每噸不到1000萬美元。不過,如果俄羅斯或中國的火箭近期發生一系列發射失敗的情況,那保險費用可能是發射費用的兩倍以上。長征火箭的失敗率為5%左右,是使用最多的俄羅斯火箭的兩倍多一點兒。航天飛機和大部分西方衛星發射器的失敗率是2%。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大部分商業發射是由長征三號和四號承擔的。目前,最大型號的長征三號火箭重量超過400噸,能夠把12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把5.5噸載荷送入高地球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國從容地完善長征火箭,前50次發射歷時28年,隨後的50次發射歷時9年。在過去6個月,長征火箭大約每週進行一次成功的發射。

  報道稱,雖然軍用衛星得到媒體的更多關注,但真正的太空業務,也是中國投入最大力氣的是商用衛星。中國注意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航天衛星已經成為大業務。到2012年,有大約1000顆活躍衛星在軌,其中近一半是美國的衛星。自2001年以來,衛星行業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從每年860億美元(以2014年的美元價值計算)增至目前的2000多億美元。美國擁有約1/3的發射業務,主要是因為美國要求機密衛星要由本國火箭發射。美國仍然是主要的商用衛星製造商,佔市場的一半以上。中國在所有這一切中看到了機會,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進步來利用這個機會。

  報道稱,自2010年以來,中國每年大約發射20顆衛星,預計到這個十年結束時將把200顆衛星送入軌道。這佔總數的1/5左右,幾乎是美國的一半。到那時,預計中國每年將發射30顆衛星,佔全球發射能力的1/4以上。這一勢頭全都是30年的努力和自2010年以來活力大迸發的結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