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東南亞遇嚴重旱災 中國向湄公河盆地大量放水
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道 外媒稱,3月份,中國打開南部景洪水電站的閘門兩個星期,向東南亞的糧倉湄公河盆地放了大量的淡水。中國稱其目的是提高因水壩加上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下游嚴重下降的水位。
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5月25日的文章,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是一個赤道太平洋海上溫度升高的自然現象。水溫變化影響自然界的水循環,造成了中國南部水災,而東南亞卻遭遇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
文章稱,東南亞幾乎所有的淡水補給來源於中國的西藏高原和新疆地區。
湄公河是東南亞的命脈。它對很多文化有著廣泛的影響,而且養活了那裏的國家,每年提供豐富的稻米。越南芹苴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所長黎英俊説,湄公河三角洲多達50%的可耕地約220萬公頃因乾旱而鹽鹼化。位於湄公河最下端的越南,3月份宣佈它已經正式請求中國增加放水,以減輕其稻田嚴重的鹽度。
分析家們警告説,對於湄公河沒有足夠的跨境管理來防止未來衝突發生。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河流組織的邊蓬·蒂貼5月份對《華爾街日報》説:“當前的危機表明對這條共享河流急需地區解決辦法和方針,而這正是現在所缺的。”
文章稱,湄公河委員會是1995年成立的。該委員會由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政府組成,其使命是“確保最有效地開發湄公河水源,使所有成員國共同受益,將對人民和下湄公河盆地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這符合下湄公河盆地國家的利益。
北京鼓勵建立新的機制。2016年3月份,中國的新華社報道,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領導人在中國的三亞首次召開會議,“為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五國的次區域合作提供了政治指導和路線圖”。中國宣佈它將向湄公河沿岸國家提供優惠貸款來建設水基礎設施,同時還呼籲利用人民幣來推動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報道稱,成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或許是為中國傳統的單方面做法爭取支持的一個新途徑。(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