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維和走向縱深

2016-05-29 12:00:34|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落實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維和走向縱深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吳章勇 見習記者 魏林甫)在子彈紛飛硝煙瀰漫的異國他鄉,有這樣一群中國軍人,他們披肝瀝膽不懼犧牲,用鋼鐵之軀為維和事業貢獻著青春與力量;在疾病肆虐動亂橫行的萬里之外,他們揮灑血汗無私付出,以精湛業務為保護地區安寧奉獻著真誠與堅強;在一貧如洗物資匱乏的非洲大陸,他們不畏艱險,靠高超的技術建橋修路守望著和平與美好……他們用硬朗的作風贏得了駐在國人民的認同,他們用驕傲的成績為中國人民換回了無盡的榮譽。他們就是中國維和部隊官兵。 

  5月29日,是第14個國際維和人員日,也是中國參與維和的第26年。26年裏,中國維和官兵樹立了被世人讚譽的維和形象,中國維和事業向縱深發展,實現歷史跨越。今天,在新的國際維和形勢下,中國維和官兵們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用實際行動推動中國維和事業新局面。 

  落實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維和走向縱深

  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併發表講話。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26年青春 鑄就維和“中國品牌” 

  自1990年,中國首次派遣觀察員參與維和行動以來,至今,已走過26個年頭。 

  26年來,無論在疾病肆虐的剛果(金),還是戰火紛飛的馬裡;無論在炎熱無比的蘇丹,還是險情重重的黎巴嫩,在不介入當地政治糾紛的情況下,中國維和部隊始終堅持“使命高於一切,責任重於泰山”的理念,以頑強的戰鬥精神克服各種困難,鑄就了響噹噹的維和“中國品牌”。 

  “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是維和“中國品牌”的核心。 

  據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統計,截止2015年5月,中國軍隊累計派出維和官兵30178人,先後有10名官兵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獻出寶貴生命,自參加維和行動至今,中國維和官兵保持了“零違紀”和“零遣返”的記錄。 

  “追求卓越,爭創一流”是維和“中國品牌”的目標。 

  在馬裡,旱季最高氣溫近50攝氏度,中國維和隊員不到四個月就建成一座二級醫院;在南蘇丹瓦烏市,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僅用3天就將從維和營地通往機場的3公里道路修築成戰區內最好的道路;在剛果(金),一位烏拉圭維和士兵在自己的胸牌背後寫下這樣一句話:“如果我負傷,請把我送到中國醫院”。 

  據了解,截至目前,中國維和部隊已累計新建、修復道路1.1萬餘公里和橋梁3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9400余枚,運送各類物資器材110萬噸,運輸總里程1200萬公里,接診病人14.9萬多人次,完成450余次機動巡邏及230余次警戒護送任務。 

  “愛民助民,傳播友誼”是維和“中國品牌”的擔當。 

  “我愛剛果、我愛中國”,在一聲聲稚嫩的童聲中,剛果(金)布卡武SOS兒童村兒童興高采烈的歡迎中國第十九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官兵的到來。維和隊員們帶來了文具、服裝和文體用品,還專門捎去了親手製作的點心。2005年,中國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官兵與布卡武SOS兒童村結對援建,即使中國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歷經了十幾批輪換,但愛心接力始終在延續。 

  在馬裡加奧地區,經常有其他國家維和人員為中國維和官兵送來冰鎮汽水、水果;在南蘇丹,年邁的老酋長拉比專門送來4隻老母雞,為即將回國的中國維和官兵送行;在很多任務區,當地民眾都會説,他們不認識維和人員軍服上的英文,但他們知道,“這群臂章上有著五星紅旗的軍人都是好人”。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