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如何擔起科技創新的使命?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今日召開

2016-05-30 21:14:25|來源:央廣網|編輯:靳松

  核心提示:這一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步召開。中國經濟網報道稱,這場科技界的歷史性聚首,預示著創新中國正在翻開新的篇章。

  2016年5月3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步召開。中國經濟網報道稱,這場科技界的歷史性聚首,預示著創新中國正在翻開新的篇章。
  這個會如此重要,因為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
  從新中國“一窮二白”到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創新進步撬動了興國強國杠桿,托起了民族希望。
  “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1996年,奧地利。面對導師:“你的夢想是什麼?”的提問,時年26歲的潘建偉如是回答。
  2001年,他放棄海外教職回國,在中國科技大學組建實驗室;今天,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工程正積極建設;“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遨遊太空……
  “如果搶佔量子通信先機,就有望抓住由模倣者變成引領者的機遇。”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對新華社記者説,“我們的研究蘊含新的國家力量。”
  激烈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今日之中國已非同往昔。
  據基礎性研究,中國有新發現!中國科學報報道稱,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中國團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使得在零磁場的條件下應用量子霍爾效應成為可能;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帶領大亞灣中微子項目團隊,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由此,叩開了世界科技前沿的大門。
  戰略性研究,中國有新部署!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聚焦保密通信,構建千公里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與國際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一起,將初步完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這項技術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後,最有可能引發軍事、經濟、社會領域又一次重大革命前沿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心繫糧食安全,打造渤海糧倉,將旱澇鹼災地區變為産糧重鎮。由此,豎起國家糧食安全的護盾。
  原創性研究,中國有新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等人,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鐳射器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將我國自主創新蒸發冷卻技術用於大型水輪發電機,大型電力裝備研發得以實現國際領先。由此,越來越多核心技術為我所有。
  當今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科技成為重要支撐。新華社援引2015年一組令人欣喜的統計數字: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國際科技論文數量居世界第2位;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1%,國家創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説:“中國科技創新正在呈現兩個深刻變化:一是由‘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二是由‘點’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轉變。”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科技進步是強大引領,創新發展是動力源泉。
  科技創新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
  藥學家屠呦呦站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中國人原創的青蒿素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賴遠明團隊成功解決青藏鐵路修建中“無法攻克的世界性凍土難題”,創造了“天路”奇跡;裴端卿團隊發現細胞在結構上“返老還童”的關鍵機制……
  扎針神器”——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識別血管位置和深度,輕鬆解決嬰幼兒、肥胖患者扎針找血管的難題;帶上一塊腕錶,小孩、老人就能自動定位,不怕走失;大氣灰霾污染源解析,找到了製造霧霾的“源頭”……
    如何擔起科技創新的使命?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今日召開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展示獲得的獎章。 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
  從實驗室到火熱的生活,從宏觀到微觀,一個個科學家及其團隊的努力和付出,讓一個個科學新發現逐步變成應用;一台台儀器或關鍵部件研製成功、一個個生産技術細節得以改進躍升,為現實生産生活帶來一點一滴的變化。
  科技,改變人生命運軌跡;創新,讓機遇在創業中勃發。
  毛大慶,萬科集團前高級副總裁,放棄高薪和頂級職業經理人的“光環”,打造出一個孕育科技創新的創客服務平臺。
  “科技創新大潮勢不可擋,這是一次國家命運的拼搏。如果我能參與到這場拼搏裏,獲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遠比掙錢重要得多。”這就是毛大慶的人生選擇。
  科技創新成為“第一動力源”,助力中國經濟調結構、促轉型,邁向“中高端”。
  依託科技創新,新興産業“彎道超車”,勇立時代潮頭。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創新鼓點密集敲響,合奏出中國經濟新強音。
  華為、聯想、中興等一大批企業步入全球高技術行業領先者行列。2015年,我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1%。
  如何才能擔當起科技創新的神聖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説,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係。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能力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證。2015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發佈,讓改革車輪再度提速前行。
  科技體制改革,決心已定。黨和國家領導人不止一次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決掃除體制障礙,扭住“硬骨頭”,必須不斷攻堅克難。
  科技體制改革,目標已明。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火車頭”,中國科學院已堅定地走在改革的最前列。“率先行動”計劃,為國立科研機構的未來發展謀劃出宏偉的藍圖。
  一切有礙創新的藩籬,必將拆除;一切阻擋前進的桎梏,終將碾碎。具體來説,科技日報評論指出,需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1、必須實現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良性運轉。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生産關係和生産力永遠是左右腳的關係,一隻腳邁出去,另一隻腳就得跟上去,如此才能永遠向前。縱觀兩百餘年來世界工業化進程,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始終是主宰國家興衰的根本力量。近年來,為了營造利於創新的環境,我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項目,意在再造科技計劃管理體系;完善突出創新導向的評價機制,則在探索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方參與的新模式。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産關係,最大限度地釋放創新活力,成為了新時期的“中國態度”。
  2、必須尊重創新創造的價值,把人才當成第一資源。聚焦世界公認的創新中心矽谷不難發現,在這裡人才成為最具能動性的戰略要素。立足實際,借鑒經驗,從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到印發《實施若干規定》,再到發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我國努力砸碎“國有資産流失”的鎖鏈,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商事管理制度改革等舉措,則瞄準創新創業中的“堵點”“痛點”問題,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從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互動轉變,新的創新群體正在鑄造新時期的“中國引擎”。
  3、必須打破創新單元獨立發展狀態,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國家創新體系是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緊密聯繫和有效互動的社會系統。提升創新效能是創新體系追求的主要目標。但是,不同創新主體、不同環節之間存在的銜接障礙往往成為制約創新效率的瓶頸。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使之在技術創新中不“失語”,不被“代言”;依託資本、技術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各創新主體之間正在相互交融和相互作用。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協調發展的機制,完善區域創新發展機制,正是新時期直面問題的“中國變革”。
  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説:“如果中國能夠在社會和經濟的戰略選擇方面開闢出一條新路,那麼它也會證明自己有能力給全世界提供中國和世界都需要的禮物。”今天,以“中國夢”標定民族復興總目標,以“兩個一百年”確立前進大坐標,以“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大變革,中國奏響了新時代的交響曲。讓我們借全國創新大會的東風,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創新驅動發展上來,為全面建成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