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北京控煙交出成績單 中國力推控煙“最後一公里”

2016-05-30 19:43: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潘瑩):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也是北京《控制吸煙條例》實施一週年。這個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禁煙令”,要求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北京交出了怎樣的控煙成績單,被稱為“控煙最後一公里”的全國控煙立法又如何推動?

  《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嚴格的控煙立法,也是中國第一部完全符合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的地方性法規。按照這一規定,所有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這也被老百姓簡單地概括成“有頂有蓋”的地方不能吸煙,違者將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單位最高1萬元的罰款。

  控煙一週年,效果究竟如何,北京的市民又是怎麼看的呢?我們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我覺得現在抽煙的人比以前好多了,在公共場合吸煙的人少了。”

  “有的地方禁煙履行得挺好的,雖然有的餐館還是有點不如意的地方。”

  “我有一次在飯館吃飯,我説旁邊有人抽煙你管不管,服務員就不好意思的進行了阻止。”

  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人減少,餐館酒店的室內吸煙區消失,被動吸煙的人在勸阻吸煙者時更加理直氣壯,這不僅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也得到了數據的支持。控煙一年來,北京市已經對違規的單位和個人罰款上百萬元。

  在北京,吸煙者多達400萬人,與吸煙的龐大人群相比,罰款百萬的金額顯得並不多。但是,與很多城市出臺控煙法規後多年沒有出現過一例罰款,法規形同虛設相比,北京的執法力度已屬空前。

  有暗訪調查顯示,北京餐廳、寫字樓、醫院、車站、計程車等公共場所,吸煙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從一年前的23.1%下降至目前的6.7%。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著名控煙專家許桂華指出:“公共場所無煙環境建設得到加強,室內環境明顯改善,經營者和管理者加強了無煙環境的建設,公眾遵紀守法的意識增強,效果較好。條例實施後,公眾控煙支持度大幅度提高,支持度高達94%,實施後平均支持率還這麼高,説明法規非常得人心。”

  目前,中國已經有十幾個城市出臺了控煙法規,而國家級的控煙立法也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2014年底,中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佈《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這一條例在今年被列入了一類立法計劃,有望在今年內出臺。按照這一草案,中國室內公共場所將全面禁止吸煙。這是中國首次制定全國層面的控煙行政法規,著名控煙專家許桂華對法規出臺寄予厚望:“我們控煙界認為這是最後一公里,到底能不能做到全面禁煙,現在形勢非常嚴峻。”

  中國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該公約要求確保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無煙。但是,中國控煙履約的步伐卻舉步維艱,遭遇不少反對的聲音。有人認為,煙草行業作為中國的財政大戶,控煙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室內控煙範圍的擴大,是損害了3億煙民的權益;中國各地發展不均衡,一刀切的控煙法規在各地很難實施,應該在一些室內場所設置吸煙室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高級顧問潘潔蘭女士認為,北京的經驗表明全面禁煙是可以實現的,出臺一部嚴格的全國無煙立法時機已經成熟,而這部全國性的法規應該像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所要求的那樣,確保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無煙,“北京的控煙條例表明,一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控煙公約的法律有利於人民健康。我有一點要強調,符合公約的控煙法非常重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個是中國的國際立場,有遵守公約的法律義務,第二是,國際經驗表明,如果做不到室內公共場所100%無煙的法律,都沒辦法發揮作用。”

  所謂室內公共場所100%無煙,就是指不允許在室內設置吸煙區或者吸煙室。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教授崔小波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一個35平方米的房間,如果有三個人吸煙,PM2.5的數值可以達到1700以上,達到最嚴重霧霾天氣的數值三倍以上。崔小波教授説,設立室內吸煙區,對保護不吸煙者來説,沒有任何意義,“空氣中的煙草煙霧是會飄逸的,你説你設置吸煙區,這邊不讓吸煙,那邊不讓吸煙,煙是可以飄到這邊的。這個政策就像游泳池,中間畫一道,這邊可以小便,那邊不可以,最後一池子水都帶小便了,它會均勻分佈在每個地方。”

  在室內控煙領域,最難的是執法。如果允許設立五花八門的吸煙區,將使執法難上加難,因為執法者需要查證吸煙者到底是在哪個區域吸的煙,否則就不能進行處罰,這就造成了取證難。另外,如果設立吸煙室,執法人員還要負責監督吸煙室是否符合技術標準,這使他們的工作更加複雜,增加執法成本。

  北京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本進介紹説,北京的室內場所全面禁煙的經驗表明,嚴格的法規,會使執法更加明確有效:“如果不是全面控煙,執法工作將難以進行。我一直以來堅持,如果社會各界認可北京的執法效果,我覺得就是因為全面控煙,如果不是全面控煙開口子,不僅執法成本高,而且難以實施,因為我們無法辨別五花八門的場所怎麼設定的吸煙區,誰來設定,執法證據怎麼取得,怎麼認定,執法要講證據鏈條,合乎處罰條例才能做,如果開了口子,這項工作很難進行。”

  控煙人士還認為,如果國家立法做不到100%全面無煙立法,將使已經立法的城市面臨上位法與下位法衝突的尷尬處境,重挫北京和深圳等城市多年的控煙努力,也會阻礙其他城市嚴格無煙立法。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煙草製品生産國和消費國,超過3億人吸煙,每年約有100多萬人死於煙草相關疾病。此外,有7億多人經常暴露于二手煙中,二手煙每年造成約10萬人死亡。目前,中國社會關於出臺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無煙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究竟能否出臺最嚴格的無煙立法,順利完成“控煙最後一公里”,人們還將拭目以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