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疆:特色農業謀“綠色”崛起

2016-05-31 13:16:45|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新疆:特色農業謀“綠色”崛起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31日電  題:新疆:特色農業謀“綠色”崛起

  新華社記者趙春暉

  莫乎塔爾·吐爾迪的好運是牛羊帶來的。自從他家的果園不再使用化肥,改用牛羊糞之後,他就再也沒有為賣核桃發過愁。

  莫乎塔爾·吐爾迪是新疆溫宿縣果農。他所在的“核桃新村”是南疆塔裏木盆地優質果品最集中的産區,每年賣核桃、紅棗等果品的收入,佔到這裡農民收入的八成以上。

  兩年前的秋天,內地客商來這裡收購核桃,價高的一個條件就是果樹沒施過化肥。莫乎塔爾·吐爾迪自然是誇口自己家的核桃品質優良,用的全是農家肥。

  但當客商拿出一個小儀器,把核桃放進去鼓搗了一陣後,不會説假話的核桃卻出賣了他。客商搖搖頭,走了,再也沒有回來。看到村裏其他人的核桃比自己每公斤多賣出近10元,莫乎塔爾·吐爾迪既羨慕又懊悔,當年入冬前,他就老老實實地在自家果園的樹下埋下牛羊糞。

  莫乎塔爾·吐爾迪的20畝核桃園是南疆環塔裏木盆地特色果園的一部分,隨著挂果越來越多,國內外客戶對這裡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沒有用過化肥,不打農藥的果園,果子還在樹上,就被預訂一空。當地農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了農家肥。

  連綿千里的“綠色果園”迅速崛起,讓乾旱的新疆成為全球六大果品生産帶之一。據林業部門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新疆林果總面積已突破2200萬畝,紅棗、核桃、杏、香梨和蘋果等果品的産量達到1000萬噸。伴隨著林果業的崛起,新疆各族群眾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過去5年間,當地農民來自林果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與林果業一樣,隨著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農業結構的連續調整,新疆農業現代化也不斷推進,一大批特色産業在天山南北乘勢壯大,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勢産業帶,改變了這裡農民的命運。

  在天山北坡,種番茄的李斌如今一身休閒打扮,早已不是當年穿膠鞋、扛鐵鍬的模樣了。在春末夏初,他的工作只剩下了“擰閥門”——當地裏需要澆水的時候。

  與往年一樣,今年年初,當地一家企業繼續與李斌所在的古城南門村簽訂了數千畝番茄的收購訂單。企業不僅統一提供種子,還向村裏派出了技術人員。李斌説,廠家的要求具體到從播種到采收的每個環節,在交售時節,甚至規定運輸番茄的車輛不能運輸別的農産品以及貨物,以防原料被污染。

  古城南門村所在的吉木薩爾縣北庭鎮位於天山北坡,熾熱的陽光和潔凈的空氣使這裡成為世界最適宜種植番茄的區域之一。為了抵制農藥超標的番茄,不少收購企業甚至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農藥殘留物檢測設備。有了這種設備,只需摘下一片葉子,就能檢測出田裏番茄的農藥含量。

  “企業怎麼要求,那我們就要不折不扣地照著做,不然吃虧的是自己。”李斌解釋道,“用我的番茄做成的産品要賣到歐洲去,不按要求做,會丟中國的臉!”

  而五六年前,一些憤怒的農民在企業門口傾倒番茄以示抗議,那場景讓他記憶猶新,當時企業拒絕收購不合格番茄。“這種‘挑剔’的做法當時並沒有被大家理解。”李斌回憶説。

  事實上,正是在企業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新疆數萬農民才種出了品質極好的番茄。如今隨著新疆番茄製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種植番茄的區域也逐漸固定,在塔裏木盆地北緣和天山北坡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産業帶,也增強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幾年前,一提起新疆農業,言必稱棉花;如今,在天山南北,除了棉花以外,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甜菜、打瓜、啤酒花和芳香植物等區域性優勢特色經濟作物不斷發展壯大,優質、特色、綠色農産品比重明顯上升,新疆農業産業結構實現了內部良性循環。

  借助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新疆不斷推動這些綠色農産品從“特産”走向“精品”,目前已有萬餘種“名優特新”農産品在網上叫賣,當地特色農業的優勢正借助互聯網流通體系顯現。各地按照市場要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了“西域果園”、“樓蘭”紅棗、“天山”瓜子等一大批農産品知名品牌,提升新疆優質農産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幫助農民把産品賣到了內地城市,甚至國外。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