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文化強國需發揮哲學社會科學作用
來源:人民論壇網 李金芳選編整理
【編者按】
5月17日,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習總書記主持,併發表了一萬多字的重要講話。講話裏有諸多亮點,知識性、思想性、指導性很強(詳見講話全文)。
今天,我們先就其中一個亮點談起:
習總認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面對5種新形勢,其中一個是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而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
這個“如何”,是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本期議題,來議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強國建設需要用好哲學社會科學
重慶市潼南區古溪鎮人民政府 彭小曼:關於哲學,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有一個詩化的比喻:“哲學就像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它總是在黃昏時起飛”。這個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哲學的價值,哲學是對經驗的昇華,是實踐的結晶。筆者認為,打造文化強國,必須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要注重實踐經驗,從“三個維度”發力用好哲學社會科學。
關注歷史之維,汲取智慧。從先秦子學到宋明理學,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古代先賢十分重視思想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我們關注歷史,不僅要關注歷史進程中,古代先人如何運用社會科學來引領社會發展,更要溫故知新,把握思想內涵,古為今用,從歷史中感受古代哲學社會科學的永恒魅力。
立足現實之維,引領發展。馬克思説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程度。用好哲學社會科學,打造文化強國,重在關注改革實際,解決現實問題。要分析判斷我們在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瓶頸,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尋求方法論的突破口,確保哲學社會科學在時代發展中的原創性。
打破空間之維,博採眾長。打造文化強國,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不可避免地要關注國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優秀成果,洋為中用,學習借鑒國外優秀成果,摻入“中國元素”,將其內化為符合中國國情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洋為中用的優秀典型,充分借鑒馬克思主義的內核,將其與中國實踐、中國國情相結合,將其發展為適合我國發展實際的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
用好哲學社會科學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雲南省建水縣官廳鎮人民政府 趙麗婭:恩格斯説過:“一個民族要站在時代的頂峰,就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從文藝復興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百家爭鳴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莫不充分説明哲學社會科學是文化殿堂的最為寶貴的財富。當前,各種社會思潮涌動,價值觀取向日趨多元化,要讓哲學社會科學大有作為,關鍵是實施人才戰略,在用人機制、考核機制、評價機制上大力創新,借助高校、研究院等平臺引進高端人才和高端後備人才的同時,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培養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能在國際學術界自由交流、引領國內學術研究潮流的創新人才和團隊,進一步提升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的整體實力和水準。同時,在科研成果獎勵、科研項目設置等方面向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傾斜,鼓勵個人自由探索,對研究成果顯著者進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
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委組織部 李婭:哲學社會科學對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支撐與引領作用,因此要進一步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對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各級政府要主動自覺從思想認識、項目安排到隊伍建設、政策支持等各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造良好環境。要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制改革,以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以重點學科、重大項目為依託,加強聯合與協作,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要加強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打擊學術腐敗。要著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理論功底紮實、學術造詣深厚、勇於探索創新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隊伍,切實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智庫”作用,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強國建設需要“內外兼修”
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黃茅嶺鄉人民政府 沐圓:實力決定一切。中國要在世界思想文化大激蕩中把握髮言權、主動權,必須內外兼修增強文化功力。
內修——紮根中國社會。一種理論不關注社會,社會就不需要這種理論。有的理論“坐而論道”,看似無懈可擊,卻被社會現實問題輕鬆駁倒。因此,構建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強化問題意識,紮根中國現實,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提出和回答推動時代發展的大問題真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生活問題。
外修——放眼國際視野。閉門造車是做不出大文章的,大文章需要大視野。今天的世界是平的,創新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不僅需要民族沃土,也需要堅持洋為中用,從國外資源中汲取有益滋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必須學會思考世界的問題,必須積極探索關係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發出中國的聲音,提出中國的見解,建構中國的理論,不僅讓世界被中國美食吸引,還要讓世界為中國文化折服。
雲南省金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耿全付:在對外交流與發展中,中國文化要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生存與發展,中國要獲得更多話語權進行文化對話。筆者認為,需要提高兩種能力。一是吸納外來優秀文化的能力。文化建設不能盲目排外,要相容,廣泛吸收西方文化精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不斷賦予民族傳統文化新的內涵和活力,讓中華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在國際上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對外宣揚傳統民族文化的能力。當前,很多具有獨特個性的文化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這給中國文化的生存與發展敲響了警鐘。我們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中國文化要想更好地保存併發展自己,必須走出國門,主動融入世界。
文化強國建設需要重視民族文化這塊“寶”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委辦公室 趙平智:打造文化強國要更加重視和保護民族文化。我國56個民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標誌,濃縮成“居住環境上的山林文化、民居建築上的地域文化、特色飲食上的生態文化、生物資源上的醫藥文化、民族服飾上的符號文化、民俗節慶上的和諧文化”等文化精華,對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極大吸引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一體化大潮流下,地域性、奇特性、差異性都是吸引眼球的亮點,因此提升文化軟實力要依靠併發展民族文化,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文化強國建設需要“硬底氣”
重慶市開縣漢豐街道辦事處 張潘東: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國際話語權,在於堅持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離不開歷史文化積澱和人民智慧匯聚的“硬底氣”。
首先,“硬底氣”來自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給我們中華民族刻上了特有的符號。是這種文化的獨特性和厚重感,讓我們應該秉持文化自信,應該有足夠的底氣來應對外來文化的挑戰。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文化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推動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汲取傳統文化中的養分,古為今用,才能培植造就軟實力的“硬底氣”。其次,“硬底氣”來自偉大團結的群眾力量。從古至今,中華各族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也開創了當前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能夠形成團結的力量,能夠發揮集體的智慧,用特色鮮明的各民族文化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性。文化軟實力也需要核心競爭力,而這種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最基層群眾的智慧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正是這種強烈的認同感,讓我們“底氣”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