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國奉行冷戰思維企圖圍堵中國,中國需積極應對

2016-06-01 11:40:4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美國防長卡特5月25日在海軍戰爭學院回答學生提問時,將當前的中美關係和俄美關係比作美蘇冷戰,聲稱美國將對中、俄實施“堅決、溫和但強有力的長期推回”戰略,並暗示其對手將像當年的蘇聯一樣發生“內部變化”,美國最終將贏得競爭。對熟悉喬治•凱南的長電報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的人來説,這不得不讓人想到典型的冷戰思維和冷戰用語。

  結合卡特講話的場合和前後文,他當然有借機表達反對削減國防預算、加快軍事變革的動機,但這應該是卡特本人和奧巴馬政府的心裏話。卡特稱美國有能力同時應對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和“伊斯蘭國”這五大威脅和挑戰,但亞太方向是“重中之重”。自奧巴馬政府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來,美國的軍事戰略、國防戰略、國家安全戰略乃至大戰略,愈來愈清楚地將中國定位為首要的競爭對手。2015年美國兩名智庫專家拋出《修訂美國對華大戰略》的報告,提出要在經濟和軍事上加強對中國鄰國的支持、建立排除中國的貿易區、拉大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和科技差距、保持對華意識形態壓力等。這與其説是政策建議,不如説是對美國政府相關做法的歸納和總結。

  中美在亞太的分歧和互動,與美國對華戰略的調整息息相關。單從雙方海上博弈的時間軸來看,中國宣佈建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在南海陸域吹填並部署一定防衛設施等,只是加速了美國的戰略部署,而非改變了美國戰略初衷。2010年美國新戰略肇始,就一直有章可循、按部就班地制衡中國。可以説,不管中國是否“填海造陸”,不管有無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美國都會在南海大做文章。

  近期美菲在南海聯合巡邏、美印就共享軍事後勤基地達成共識、美越談妥全面取消武器禁運事宜、奧巴馬總統歷史性地造訪廣島等,樁樁件件,相互關聯,體現了美國戰略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在美日韓、美日澳、美日菲、美日澳印等三邊或四邊合作背後,美國這個總導演“排兵布陣”,有板有眼地在下一盤圍堵中國的大棋。在中美經濟金融互相依存的背景下,美國不願與中國爆發大規模戰爭。通過持續塑造有利的戰略優勢,美國認為可以對中國製造足夠的壓力,以壓促變,不戰而勝。

  長期以來,中國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竭力避免引起美國的“惡意關注”。但除非中國不崛起,否則就要接受樹大招風的現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擋不住,就要積極應對。與美蘇冷戰相比,時代變了,中國非前蘇聯,中美關係的特徵也與冷戰時期完全不同。面對“身子在21世紀、腦子還在20世紀”的美國,中國有智慧和能力塑造美國,並贏得與美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嗎?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可以從美蘇冷戰中吸取經驗教訓,活學活用,創造性地與美國博弈。

  首先要強身健體。內聖外王、外交始於國內,做好自己的事,才有競爭的本錢。在國家道路和發展方向上,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紮實推進兩個“百年”目標,精心進行國內建設,就是固本。改革開放、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諧文明等新老法寶當然“一個都不能少”。從嚴治黨與激發社會活力要相互促進,這一點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其次要交真朋友和好朋友。朋友之間,既要互利共贏,也要坦誠相待。美國的霸權是全方位的,中國曾在美國主導的體系中受益匪淺。在美國有意對中國進行孤立和排斥的背景下,中國應以更開放的胸懷融入世界,引領全球化。形成類似“平行市場”、建立某種軍事集團的思路是不明智的。進一步發展與主要發達國家、中等強國、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有助於約束美國的戰略私心,在改善中國戰略環境的同時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亞投行、亞太自貿區等,均有深遠的意義。

  再次要少犯或不犯重大錯誤。冷戰期間,美蘇分別因越戰和阿富汗戰爭焦頭爛額,不僅喪失戰略主動,國內矛盾也趨於尖銳。中國統一問題尚未解決,周邊熱點問題扎堆,既要維護國家利益又需懾止衝突,殊為不易,但慎戰是非常必要的。在較大規模的衝突不可避免時,則應全力以赴,決戰決勝。在可能的低烈度衝突中,也需充分考慮力量對比、道義和後果,並提高管理衝突,尤其是實施退出戰爭的能力。

  最後要細緻耐心地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矣。中國無意與美國開展戰略競爭,即使面對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的美國,我們也要做他的思想工作。中國有條件充分利用全球化、核威懾給中美關係留下的正資産,不斷與美國擴大共同利益,管控分歧,求同存異,逐步改變美國對華認知,使兩國國內支持雙邊關係發展的力量壓過推動對抗的力量,並最終讓美國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朋友,而非必須打倒的對手。

  

  (張文宗 副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政治研究室主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