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不振影響中美貿易
美國2016年的經濟狀況開局不利,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新分析顯示: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僅有微弱的0.5%,而去年第四季度也只有疲弱的1.4%。其中個人消費支出(PCE)佔GDP的71%,這項自金融危機以來一直保持彈性的指標也下降至1.9%。而另一項關鍵的經濟基礎指標——固定的私人投資在上季度略微增長了0.4%後,甚至跌至1.6%。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3月的領先經濟指標小幅增長至123.4,但仍然低於2015年12月的123.5. IMF在其四月份發佈的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將美國GDP增長的預估值下調了0.2%,並預計2016年和2017年的GDP增速分別為2.4%和2.5%. 僅僅在15個月前,IMF還預計美國在2015年和2016年的GDP增速回答道3.5%和3.6%. 現在的估算率降低了三分之一,美國的經濟似乎進入了一個新常態——沒有不景氣,也沒有高增長。
內需不足拖累增長
不景氣的世界經濟形勢拖累了美國的出口貿易,商品和服務的凈出口值給GDP貢獻了負0.34%的增長值。低迷的國內需求導致的去庫存化拖累了GDP的0.33%. 在PCE和固定資産投資這兩個最重要的基本面中,PCE正在放緩,而固定資産投資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同時設備投資也經歷了大幅下跌(2015年的第四季度為-2.1%,2016年的第一季度為-8.6%)。上述兩項加起來,為GDP增長貢獻了1%.
過去兩個季度的增速放緩,是反映了意外或非週期性因素(例如極端天氣因素),還是反映了真實的經濟週期情況還有待考證。2016年第一季度的低增長和去年第一季度0.6%的低增長類似,但是2015年第二季度有3.9%的強勁反彈,這一季度的高增長也為全年的2.4%增長率奠定了基礎。所以我們必須密切關注2016年第二季度的增長情況,看是否會出現反彈,為年中統計帶來更漂亮的數據。儘管如此,美國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還是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和檢驗。
低利潤導致經濟放緩
美國經濟低迷這一不幸中的幸運是穩定的就業情況、良好的資産市場和優於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態勢。但是這些更多的是依賴於金融支持和貨幣政策,並非真實的經濟水準。
具有説服力的指標是工業生産值的下降。2016年3月,工業生産值為103.4(2012年為100),比去年同比下降2%,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4.8,低於去年的77.3,這個數據甚至低於1992-2015年的平均值80.0,和1990-1991年的最低值78.8從單個行業來看,製造業漲幅僅為0.4%,礦業則大幅下降12.9%,消費品生産指數為零增長,投資品生産指數則下降1.7%,消費品和投資品均顯疲軟勢態。奧巴馬總統從2009年任期開始時,就呼籲要復興製造業,並將經濟帶回見識的實體經濟基礎之上。然而七年過去了,這些仍遙遙無期。低迷的工業生産的直接原因是疲軟的投資,疲軟的投資則是糟糕的盈利情況所導致的。2015年第四季度的公司稅前總利潤是18903億美元,比第三季度下降了8.4%,比2015全年少了15%。而2015年全年總利潤又比2014年要少5.1%. 沒有了強大的利潤支持,生産和投資就會失去動力。
個人消費增速放緩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個人收入的減少。2016年第一季度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總額為136819億美元,比去年第四季度略微上漲了0.8%,比去年全年水準上漲了2.1%. 收入的低增長導致了購買率的更低增長,由於不甚樂觀的預期收入增長,中産階級更傾向於少花錢,所以購買率只增長了0.6%和2.0%。
疲軟的美國經濟給中美貿易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2015年為全球貢獻了22.5%的GDP增長,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3.1%,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殷勤。美國經濟增長增速放緩不僅會直接拖累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也會影響其他發達經濟體。IMF預計2016年的世界GDP增長率為3.2%,同比略微增長0.1%. 沒有美國經濟的強勢反彈,會使得本來就已疲軟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影響到了中美貿易。經歷了兩年的緩慢增長,2016年第一季度的雙邊貿易額顯著下降。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美國的貿易額同比下降8.8%,進口貿易額下降了14.1%,也給美國國內經濟帶來了更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官方數據則暴露出另一個問題,美國人口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的前兩個月,美對中商品交易逆差達到了570.5億美元,比其全球貿易赤字(1121.4億美元)還要高50%,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貿易摩擦和來自美國側利益集團的投訴很可能會越來越多,而中國也會因為美國的內需不足而很難順利擴大出口額。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之一是美國向中國出口技術和設備,這不僅有利於中國的工業升級,也會有助於美國復興製造業。另一個解決方案是促進兩國政府和企業的聯繫,達成更多跟美國基礎建設相關的PPP項目協議,這將為美國帶來製造業的興起和更多的工作,也將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出口貿易額和綠色産業投資。第三個方案是立足於雙邊貿易協定,促進雙邊投資,為兩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原動力。(何偉文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