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沈安:拉美不至於發生左派接連下臺的雪崩式連鎖反應

2016-06-02 07:59:55|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沈安

  去年底以來,拉美4個國家政治局勢發生逆轉。

  中右派在阿根廷總統選舉中獲勝,取代長達12年的中左派政權;2016年5月,巴西議會通過對羅塞夫總統的彈劾案,羅塞夫被停職180天,中右派領導人特梅爾就任臨時總統;2015年12月委內瑞拉議會選舉,反對派聯盟奪取了議會三分之二多數席位。新議會就職後,反對派利用議會多數發起了對馬杜羅總統彈劾的公投進程。委現在已經陷入政治和社會動亂之中;2016年4月秘魯大選,屬於中右派的藤森慶子等兩名中右派候選人進入6月5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秘魯政局的右轉已成定局。此外,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謀求無限制連選連任的建議被全民公投否決。厄瓜多爾中左派總統科雷亞也宣佈不再謀求連選連任。

  這些發生在南美主要國家的事態表明,過去十幾年中不斷崛起的拉美左派力量已遭受重大挫折,由中左派主導的拉美地區政治版圖開始發生重要變化。今年拉美舉行大選的有3個國家,除秘魯外,還有多米尼加共和國和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共和國現總統、中左派候選人梅迪納在5月15日大選中贏得選舉,繼續連任。尼加拉瓜將於12月舉行選舉,競選剛剛開始,目前執政黨佔明顯優勢。

  由此可以預期,至少在今年,拉美地區還不至於發生左派接連下臺的雪崩式連鎖反應。其他由中左派掌權的國家仍保持穩定。右派掌權的國家仍佔少數。客觀地説,中左派在拉美地區政治格局佔主導地位的態勢還沒有根本改變。但是左派力量的地位大大削弱,特別是巴西、委內瑞拉和阿根廷是地區大國,對全地區政治格局的影響很大,不可低估。

  歷史地來看,政治週期和經濟週期也是影響選舉和政權輪替的主要因素。政治週期即選舉週期,大體上每10年左右,在一些國家都會發生不同政黨或聯盟輪替上臺。這個過程大體上是一個執政黨或聯盟由盛轉衰的過程。而經濟週期決定了處於經濟危機的政府往往被選民拋棄的命運。

  現在拉美地區現在正處於一個不同政治派別政權更替的週期的開端,左右輪替是該地區政治週期中的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在今後幾年的選舉中在其他國家還會發生。原來支持左派的選民,受種種因素影響,在選舉中轉向其他力量是正常現象。對此不必大驚小怪。當然,每個國家政權更迭也有其具體的原因,不能簡單地用左右派意識形態或政策之異同來劃分和界定。政治腐敗,執政無能,政策失誤,經濟困難,競選失策,都會引起選民的不滿,選票流失。

  同時,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一些國家政治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政治和社會動蕩,甚至國家權力非正常更迭。其中,過去10年中,我們看到,反對派通過合法或非法手段奪取權力:有的國家曾發生軍事政變,有的反對派利用議會多數以極勉強的理由彈劾並推翻合法選舉産生的總統。激進的反對派拒不承認選舉結果,拒絕作建設性的反對派,長期發動街頭抗議甚至不惜訴諸暴力,以致國家陷入長期動亂。在這些現象中我們看到了所謂“顏色革命”使用的各種手法。如果這種情況發展擴大下去,有些國家今後可能陷入社會分裂和無盡頭的政治社會動蕩。此外,外部勢力的干涉和介入也是導致這些國家動蕩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政權更迭必然帶來內外政策的調整。新政府必然會對前政府的某些政策進行調整,甚至發動較大範圍的政治經濟改革。當然,影響新政府政策調整的主要因素,並不僅僅是執政黨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主張,而是其所面臨的現實形勢與任務。新政府必須從現實需要出發,制定和實施政策。此外,近些年出現的中左派與中右派政策驅同的趨勢也不會有太大改變。當前新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克服經濟危機,使國家經濟走向復蘇,恢復穩定和發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