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朋友圈裏“寶貝經濟”升溫 “微商”信用監管缺失

2016-06-01 11:01:48|來源:中新網|編輯:趙妍

  原標題:朋友圈裏“寶貝經濟”升溫 “微商”信用監管缺失

  朋友圈裏“寶貝經濟”升溫 “微商”信用監管缺失 

資料圖:5月28日,主題為“萌寶來襲”的兒童時裝秀上演,經過選拔的近百名可愛的小朋友身著各種款式的服裝輪番走上T臺,舉手投足萌態盡顯。(拼版圖片)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中新社蘭州6月1日電 (記者 丁思)“萌寶攝影大賽”、“集讚免費獲得兒童節蛋糕”、“帶著孩子進店好禮送不停”……兒童節的到來,讓微信朋友圈的“寶貝經濟”再度升溫。內地“點讚一族”一邊享受著通過零門檻參與獲取的“免費好禮”,同時也遭遇微信商家“玩消失”被忽悠的尷尬經歷。

  5月31日,在蘭州街頭,記者發現,當地影樓、蛋糕店、童裝店等都推出各種“誘人”的兒童節促銷活動,與此同時,商家還特別張貼出該店二維碼標識,推出“關注本店微信公眾號,免費送好禮”等優惠活動,“寶貝經濟”已轉戰至微信朋友圈。

  5月初,蘭州“80後”媽媽吳莉的朋友圈就已經被各種親子促銷、兒童品牌打折、寶貝評選集讚送禮的活動“連連刷屏”。“每天會有朋友給我發來連結、賣萌求讚,都是商家針對兒童節推出的優惠套餐,舉手之勞嘛。”吳莉説。

  “有讚必點,有禮必換”是“點讚達人”吳莉的原則。她根據商家要求,關注微信公眾號,發送了爸爸給兒子講故事的視頻,並要求集齊61個讚,獲得了“免費兒童樂園一日遊”的入場卷,稱“網絡時代帶給了孩子更多的參與機會”。

  與吳莉的好運氣不同,有著一對雙胞胎女兒的胡曉則大呼“被朋友圈商家忽悠了”。今年4月,胡曉為女兒報名參加了“蘭州萌寶寶攝影大賽”,活動方稱冠軍最萌寶貝可以獲得雲南4人旅遊套票。“面對誘惑,每天費盡心思為女兒拉票,最終結果卻由第一名變為第二名,商家電話也無人應答”,胡曉抱怨到,“網絡商家同樣需要信守承諾,需要監管”。

  “女人、兒童、老人是商家最為青睞的顧客”,武漢一家幼兒園教師黃麗娟坦言,朋友圈“寶貝經濟”參與的零門檻,讓眾多點讚一族都“躍躍欲試”。然而,微信圈卻時常出現“讚集滿了,可説好的禮物呢”、禮品已經送完、活動已經截止等現象,讓免費的福利被忽悠,反倒成為了商家宣傳促銷的工具。

  面對朋友圈微商經濟的亂象叢生,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周亞平副教授3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稱,網絡經濟的出現是實體經濟的轉型,在社會轉型期會産生一些社會失范的行為,原有的社會準則和行為規範失去了約束力,而現有的社會規則尚屬空白,從而導致了諸多在網絡經濟被欺詐或被忽悠的事實。

  周亞平認為,政府應該承擔起“守護人”的公共職責,引入大數據監管技術,將虛擬經濟企業也要進行入冊登記,進行監管,避免造成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對此,蘭州市工商局還通過官網發佈消息稱,微信、微店作為新興平臺,還未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網絡交易環境,國家工商總局目前還未出臺相關監管法規,在消費者不能確保微商、微店經營者所提供的經營地址、聯繫方式、商品服務品質、支付形式、售後服務等保障措施安全可靠的情況下,不建議從微信、微店進行網購。

  甘肅省心理諮詢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莫興邦認為,父母在虛擬的商業網絡通過拼朋友實施的“獎賞機制”對孩子的成長幫助不大,並且容易造成兒童信息洩露等弊端,建議家長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當下的學習、健康、交際能力的培養,並建議網絡商家能夠更多發起關於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童等特殊兒童的公益活動。(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