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探訪“偷雞腿媽媽”老家:兩女兒抱養自親姐姐家

2016-06-03 00:19:21|來源:大眾網|編輯:杜軍帥

  探訪“偷雞腿媽媽”老家:兩女兒抱養自親姐姐家

  劉某燕娘家的北屋很破舊,當記者到她家時,並沒有人在家。

  探訪“偷雞腿媽媽”老家:兩女兒抱養自親姐姐家

  劉某燕女兒的新農合報銷單。

  這兩天,一則新聞——“最心酸的兒童節禮物 她偷了個雞腿給生病的女兒”讓朋友圈刷屏了,這份樸實又無奈的母愛,在讓眾多網友心酸落淚的同時,也引發了大討論,有觀點認為她偷東西不對,可以幫她,但卻不應把這種行為貼上正能量的標簽。

  經過打探,這位特別的媽媽劉某燕是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今天,大眾網記者探訪劉某燕的老家,了解到“偷雞腿媽媽”的真實生活:劉某燕患病的雙胞胎女兒是抱養的,並非親生,其丈夫也在2014年與她離婚。在鄉親鄰裡的眼裏,劉某燕善良隨和,從未“拿”過別人的東西。劉某燕和兩個孩子早在2014年起在老家就享受低保和困境兒童補助,她也經常回老家為兩個孩子報銷新農合,但是對於巨大的醫療費用,這些補助只是杯水車薪。

  雖然一直在想方設法幫助劉某燕,但是她為女兒偷雞腿的事,還是讓老家的鄉親們心裏很難受。老家的鄉幹部6月2日晚已經連夜去南京看望她,並且打算為兩個孩子申請民政救助,如果她們原意回老家,鄉里的小學可以讓兩個孩子免費就讀。

  雙胞胎女兒是抱養親姐姐的,鄰居眼中的劉某燕為人隨和老實

  6月2日中午,大眾網記者來到了劉某燕的出生地——德州平原縣某村。此時,劉某燕娘家的大門緊鎖,透過門縫,可以看見兩輛老舊的電三輪車停在大門內。房屋的白灰墻皮有點斑駁,四週墻角還露出了土坯。背面是劉某燕的大哥家,從大哥家的院子裏可以看到,劉某燕娘家的正房後墻被幾根木頭頂著,十分破舊。

  劉某燕的大嫂子還不知道小姑子在南京“拿”了超市東西。她説,上一次見到小姑子,是半個多月前,劉某燕回老家給兩個孩子辦新農合報銷,兩個孩子因為病情較重沒有回來,最近一次見到兩個孩子是在去年。

  劉某燕的哥哥説,劉某燕的孩子是抱養親姐姐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查出有腎病,2013年劉某燕就帶著孩子去了南京盱眙縣親姐姐家,一邊打工一邊給兩個孩子治病,2014年丈夫與她離婚。劉某燕走後,與家裏的聯繫就少了,對妹妹在南京的事情他也並不了解。

  對於劉某燕抱養女兒的事,在村裏是公開的,甚至包括鄉幹部也都清楚。根據鄉親們所説,劉某燕一家,包括兩個孩子在內“不太靈光”。由於劉某燕經常回老家給孩子報銷新農合,村支書付新春對她家的情況十分了解。他告訴大眾網記者,劉某燕早年嫁到別的村,抱養了她姐姐家的孩子,孩子很小就查出有腎病綜合徵,後來她丈夫選擇了離婚。

  對於劉某燕在超市偷雞腿的事,她嫂子説,不相信這是事實。她説,“俺小姑子一直勤勞、寬厚,婆媳關係、姑嫂關係都很好,而且從沒有拿過別人的東西。”

  劉某燕的鄰居説,劉某燕從小在這裡住,2014年離婚後又在這裡落了落腳,然後就去了江蘇。在她的印象中,劉某燕是一個很隨和、老實的人,在村子裏名聲挺好,雖然平時難得見面,但劉某燕每次回家都會和她打招呼。“她家有十幾畝地,基本是她母親和哥哥種,這些年為了給孩子看病,她應該花了不少錢。”

  “偷雞腿媽媽”引發道德討論,偷東西不應被貼上正能量標簽

  大眾網記者發現,在大部分人被這位“偷雞腿媽媽”所感動的同時,這一事件也引起了對“母親偷東西,情大於法”,以及對教育孩子最佳方式的大討論。

  有的網友評論説:這確實是令人心酸的真實故事,然而,在無情的法律面前,我們的憐憫心與道德感又何處安放?貧困不是違法犯罪的理由,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過不去的坎兒,但再難也不能幹損人利己的事情。

  還有網友擔心此事會對人們的價值觀産生不良的導向,這位媽媽的愛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偷東西是不對的,不能成為正能量的宣傳。有網友評論説,“偷雞腿能獲捐款40萬元”這件事被貼上正能量標簽後,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更值得追問。如果類似的新聞一再出現,人們還能保持同樣的同情心嗎?

  劉某燕和女兒享有低保、困境兒童補助,定期報銷新農合

  劉某燕的難處,在村裏甚至是鄉里,也是公認的。為了盡可能地幫助她,村裏和鄉里也沒少操了心。村支書付新春介紹説,劉某燕從2013年起,就帶著孩子去南京投奔她姐姐。由於孩子看病需要花錢,他和鄉政府幹部建議並幫助她把戶口從前夫的村裏轉到了現在的村裏,村裏經過民主評議、公示,通過了劉某燕和兩個女兒的低保資格。

  從2014年初離婚開始,劉某燕娘仨享受低保,每人每月領取低保金120元。考慮到劉某燕家的情況,鄉政府2014年9月份又給劉某燕的兩個孩子申請到了德州市困境兒童補助,每個孩子每月發放300元生活費。但是,根據政策,已享受低保的,就高不就低,不能重復享受其他補助,全家的補助只有720元。

  自2015年第三季度,當地低保標準提高了,每人由120元/月提至150元/月。劉某燕的父親去世後,劉某燕娘仨便與6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為了讓整個家庭能多享受點補助,民政部門便把低保享受人改為劉某燕和她母親,把兩個孩子單獨算,這樣一來,兩個孩子就可以享受困境兒童補助600元,加上劉某燕和其母親的低保金300元,這個家庭一個月能補貼900元。

  由於劉某燕的醫保關係在平原縣,每年她都要回來給孩子辦理醫保手續。鄉農合辦主任任吉珍向大眾網記者拿出了劉某燕報銷新農合的手續,記者看到,從2014年開始,劉某燕一共報銷了6次,總共報銷了2.2萬餘元。

  鄉里打算去南京看望劉某燕,準備為孩子申請民政救助

  今天一早,鄉政府民政助理張鳳琴聽説了“雞腿媽媽”的事,當她得知新聞的主人公是在南京看病的山東人時,心裏一緊,立即就意識到可能是劉某燕,因為她親手為她辦理過低保手續,而且知道她在南京打工、看病。

  “對這戶困難家庭的情況,我們非常了解,而且幾年來一直幫助他們充分享受國家的政策。”隨後,鄉黨委書記艾濤給大眾網記者找到了一些報表,上面記載著劉某燕家的人口、收入 、孩子病情 、開支等情況,以及接受救助的日期 、金額等信息,非常詳實。

  艾濤説,雖然劉某燕偷東西的行為不對,但是這個事情從本質上來説,就是母親疼愛孩子,孩子不是親生的,她依然不離不棄,這份母愛很讓人感動。艾濤動情地説,他打算帶村幹部去南京一趟,家鄉的人都很關心她,也希望劉某燕不要有壓力和陰影。鄉里打算跟劉某燕商量商量,準備給劉某燕的兩個孩子申請民政救助,最高能達到5000元。如果劉某燕願意帶著兩個孩子回來上學,鄉中心小學將提供免費就讀的機會,在學校的食宿也可以減免。

  大眾網記者離開時,麥田青綠中泛著金黃,再過幾天,就要麥收了。艾濤説,鄉里準備組織黨員幹部,幫助劉某燕家裏收小麥,今後還要在生産、生活上提供必要的幫助……

  南京軍區總院為大雙成立了醫療組,好心的南京市民捐款30多萬

  在劉某燕和孩子位於江蘇淮安市盱眙縣的暫住地,一間鐵皮和破木板搭建的小平房內,一張矮木桌,幾個塑膠小凳,幾床舊被褥,幾乎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屋內外堆滿了各種廢品雜物,每天收廢品所得的幾十元錢,是劉某燕主要的收入來源。

  2日早上,劉某燕帶著大雙到兒科進行了復診,初步診斷為腎病綜合徵、局灶硬化性腎小球腎炎、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大雙已經住院,明天還要做血檢等檢查,根據相關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當天下午,南京軍區總醫院就劉某燕大女兒大雙的病情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大雙的主治醫師、兒科主任醫師夏正坤介紹,雙胞胎姐妹大雙、小雙患的是FSGS(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這次由媽媽劉某燕帶來就醫的是大雙,也是姐妹倆中病情較重的一個,控制不當很有可能引發尿毒症。其實從2012年起,大雙、小雙就開始在南京軍區總醫院接受治療,病情相對穩定,這次大雙是因為感冒引起了感染,病情出現反復,因此需要入院治療。

  目前南京軍區總醫院兒科成立了專門醫療組,為大雙制定治療方案。夏正坤説,腎病是慢性病,針對大雙的治療週期需要按年計算,通常一個週期為3至5年,每年的花費約3到5萬元不等。不過,治療期間患者並不需要一直住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雙這一次可能需要住院3周左右,待病情穩定後就可以回家,以後還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和治療。

  劉某燕告訴記者,到現在兩個孩子的治療費用已經花了20多萬,這些錢有從親戚朋友處借的,也有好心人捐助的。為了方便到南京治病,她和孩子暫時住在一百多公里外的盱眙縣,姐妹倆都在當地上一年級了。這次劉某燕帶著大雙來南京軍區總醫院看病,小雙則留在盱眙由姐姐照顧。現在到南京已經是第8天了,起初因為沒錢,母女倆只能以30元每天的價格租住在醫院附近一間2平米的小屋內。多虧好心人 的幫助,現在大雙終於可以住院接受治療,劉某燕的心裏也踏實了很多。

  另據了解,6月1日當地媒體發起微公益募捐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短短2小時便募集善款30多萬元。6月2日早上,第一期5萬元的善款已由基金會匯出,將打入大雙在醫院的治療賬戶用於看病治療。

  (大眾網記者 馬寶濤 莊濱濱 翟岩 樊思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