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舌戰”産能過剩 結構性調整不應止于中國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于2016年6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圖片來源於網絡)
海外網6月8日電 在6月6日至7日舉行的第八輪中美經濟對話中,一場發生在中美財長之間有關過剩産能的“舌戰”引發廣泛關注。接受海外網採訪的專家認為,産能過剩成為焦點問題是此次與以往對話的顯著不同。對於美方而言,不應一味敦促中國去産能,還需通過不斷推進高端産業發展給後起國家以發展傳統産業的機會,給全球經濟互動提供空間。
對於美國財長雅各布·盧關於中國鋼鐵等領域的産能過剩將“破壞和扭曲”全球市場的説法,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強調,理解産能過剩需看到中國在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舉措的後續影響,此時指責中國拖累全球市場並不公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在接受海外網採訪時強調,如何看待過剩産能的原因至關重要。“美方不應將中國鋼鐵出口貿易增長簡單解讀為中國有意採取的産業政策,要看到其背後的現實原因。”
盧鋒解釋説,一方面,正如樓繼偉部長所説,中國的産能過剩與2008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密切相關,當時的政策帶動了經濟的恢復和增長,也在客觀上導致了包括鋼鐵等産品的過快擴張。另一方面,中國鋼鐵出口貿易增長是經濟開放背景下中國出口競爭力提高的結果,在一些中端産品的技術、工藝上,中國與美國已經不相上下,且更具價格優勢。
面對美國要求中國大幅度去産能的敦促,中方表示,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國際社會向中國提出減少産能的量化指標並不實際,中國去産能將堅持市場出清方式。
“儘管雙方都認識到産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但是具體政策層面的解決方案在短期內尚難以達成,還需更多磨合與協調。” 盧鋒對海外網表示。
他同時指出,化解産能過剩不只是中國一方的工作。在開放的經濟環境下,美國需要利用自身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加快高端産業的發展,給後起國家以發展傳統行業的機會,在市場機制中形成全球的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格局。
在産能過剩問題之外,中美兩國在此次對話中還直面結構性改革、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美聯儲加息以及人民幣匯率等熱點問題。對話在經濟領域取得60余項成果,如雙方將於下周交換雙邊投資協定新一輪負面清單,中國給予美國2500億元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RQFII)、人民幣業務將在北美開展,中國承諾減掉1.1億至1.5億鋼鐵産能並不新增産能等。
盧鋒認為,雖然中美雙方在一些議題上還存在分歧,但此次對話反映出合作共贏仍是中美經濟關係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