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中美關係“壓艙石”定標加碼 新型大國關係逐步成形

2016-06-09 11:35:15|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渠鴻儒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9日電(記者吳章勇實習記者 張鵬)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閉幕。本輪對話,雙方就兩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的重點議題開展坦誠、深入的溝通,達成了60多項成果;就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打造雙邊務實合作新亮點、妥善管控分歧與敏感問題、處理好中美在亞太的關係、加強雙方在重大國際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達成了100多項具體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洪源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最大規模的、前無古人的會談,中美兩國的新型大國關係,事實上是在形成當中。

  每年數百項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

  通過本輪對話,雙方同意加強在反恐、網絡、司法執法、反腐敗追逃追贓、能源、環保、海關、衛生、航空、海洋保護等廣泛領域的交流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在題為《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而不懈努力》的講話中表示,3年的成果來之不易,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要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圖片默認標題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雙方就事關兩國關係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而進行的戰略對話,是中美之間參與部門最多、討論議題最廣的重要平臺,為促進雙邊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006年9月中美舉行首輪以“凝聚信心恢復經濟增長,加強中美經濟合作”為主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以來,迄今已走過了十個年頭。這十年,雙方堅持戰略互信、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三大主線,除了每年達成的數百項具體成果外,更為複雜的中美關係“鋪上吸收壓力的地板”,發揮了“減壓器”的作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成為外界觀察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洪源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從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以來,中美關係一直跌宕起伏,雖然合作是主流,但也存在不少分歧。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逐漸崛起,釋放出無窮的發展潛力,而美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金融和科技創新等領域仍具有雄厚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兩國關係進行新的定位。以此為背景,我國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定位。但新型的大國關係要求兩國必須要有一個合作的機制,因此,2006年開始,中美兩國逐漸開始設立戰略與經濟對話,2009年正式形成了現在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

  洪源教授指出,在每年度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國針對當時中美關係發展走向,提出其中的問題,當面磋商並立即進行解決。這樣一個合作共贏的機制,其實就創立了中美兩國合作對話的機制,也成為中美兩國大國關係的重要物質保證。

  習近平不斷為中美關係“壓艙石”定標加碼

圖片默認標題

2013年6月7日至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這是兩國政府換屆後,中美元首之間首次面對面接觸,備受矚目。

  在《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而不懈努力》的講話中,習總書記引用辛棄疾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巧喻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

  早在2013年,習近平在會見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時,就曾提出,中美經濟關係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其本質是互利共贏。在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進程中,習近平高度重視兩國經貿合作,並多次在外事活動和重要講話中,為這塊“壓艙石”定標加碼。

  同年,中美兩國政府換屆後的首次元首會晤,引起了外媒極大的關注。中美元首的這次會晤達成“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共識,共同致力於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習近平在西雅出席圖中美企業家座談會時高度評價了中美工商界長期以來為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促進中美關係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面對外界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關切,他特別指出,中國經濟仍將保持長期穩定的中高速增長,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同時他還強調,中美經貿合作本質是互利雙贏的,中國正在實施著新一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對外開放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

  2015年,在中國前進方向備受關注、中美關係發展屢有波折、世界經濟動蕩不安、全球治理動力缺乏和國際秩序轉型未定的重要關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雙方元首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在經貿合作領域達成廣泛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次外事訪問取得了全面成功,發出了中國聲音,提供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力量,向不確定的世界鄭重確認了中國的選擇。

  洪源説,在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雖有曲折,但美國還是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對話,並及時同中方進行交流、解釋、磋商和溝通,以促進問題的解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最大規模的、前無古人的會談,從這個意義上説,中美兩國的新型大國關係雛形,事實上是在形成當中。

  洪源還認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同期舉行的中美人文交流,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中美兩國在當今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兩國的對話與交流不止局限在兩國之間,也輻射到了其他國家。地區性的問題和全球性的形勢都和中美兩國的會談、中美兩國的對話機制息息相關。在此基礎上,中美兩國的人文交流,就凸顯出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兩大文明體的交流與融合。中國代表的中華文明體和美國代表的歐美文明體,這兩大文明體之間既要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又要互相增進認識,了解對方的觀念文明、制度文明、文明的核心價值觀、文明創造的勞動生産率等方方面面,就必須借助於對話和交流,以古老的東方文明智慧來解決西方文明中固有而繞不出來的零和遊戲、守成大國與後發大國之間的深刻矛盾問題。此次會談兩國代表團規模之大、對話領域之廣,也説明瞭中美兩國所代表的文明間的交往,是全面的、深刻的,無可替代的。中美兩大文明體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必然會産生出璀璨的結晶,也為世界其他地區文明的交流、為不同文明間合作和融合的發展方向樹立榜樣,因此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