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有強軍——《習近平時代》選載

2016-06-12 14:34:57|來源:中國網|編輯:谷士欣

  36年前,當習近平大學畢業穿上軍裝,成為中央軍委辦公廳一名軍人時,中國軍隊正開始經歷“邊打仗邊改革”的急速變化。

  那時,南部邊境戰事仍然激烈,刺激了解放軍的精簡整編與機械化轉型——最直接的例子是,當時的解放軍沒有可資識別的軍銜制,甚至一度造成戰場上指揮紊亂。血的教訓,激發了解放軍對於正規化和戰鬥力的熱切追求,軍隊改革的探討空前熱烈。

  那一場持續多年的邊境戰爭,是迄今為止中國軍隊最近的一次戰場體驗。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也是這支龐大軍隊1949年之後的第一次脫胎換骨之變。

  從1979年初中美建交、鄧小平旋風訪美,到當年春季的邊境戰爭,外部局勢與國家戰略大開大闔,這些對於近距離觀察並了解武裝力量決策中樞的習近平而言,必定帶來一場強勁的頭腦風暴。

  36年後,當習近平成為世界規模第一的230萬人民軍隊的最高統帥,他面臨的仍然是“邊打仗邊改革”——打一場針對解放軍的整肅之仗、生死之仗,同時推動整個軍隊再次脫胎換骨,以適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安全與發展需求。

  有媒體分析説,世界各國最高領導人中不乏30歲以前在軍中服役者,但在軍隊最高領導機關供職、知曉國家高層軍事決策過程的相當罕見。“這個年齡段,奧巴馬在大學裏,默克爾在物理化學研究所,兩人都在攻讀學位。普京、卡梅倫在這個年齡段工作了,前者是列寧格勒的機要員,後者是一家傳播公司的公關主管。”

  他是那種知道怎樣攻破球門的人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同時,當選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自1989年11月鄧小平卸任這一職務之後,時隔23年,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再次由一位曾經身穿軍裝的政治家擔任。

  早在兩年前,習近平在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時,就已引人注目。當習近平身穿被稱作“軍便服”的深綠色中山裝,出現在時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身旁時,英國《衛報》評論,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職位”。

  那應該是外國媒體集中關注習近平的第一波熱潮。曾採訪過習近平的作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説:“他非常熱情,一點官架子都沒有。”英國《泰晤士報》説,習近平以可靠而著稱。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曾經評價他是“那種知道怎樣攻破球門的人”。

  不少外國媒體還會提到習近平在2009年春天出訪墨西哥會見當地華僑時的那段評論:“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説的。”

  這種直白而自信的表達,讓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他溫厚外表下的堅強意志。而這種直白、自信與堅強,在中共十八大之後很快就為國內外所熟悉。

  就在2012年11月15日的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上,他向全軍提出了“能打仗、打勝仗”這個簡明有力的要求。

  次日下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召開,中國軍隊的最高領導層換代交接。習近平説,胡錦濤主席主動提出不再擔任中共及軍隊的最高領導人,這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一位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高瞻遠矚、博大胸懷、高風亮節。而胡錦濤則稱習近平是“合格的中央軍委主席”。

  毋庸多言,管理這個龐大而複雜的國家,調動各種資源有效推行自己的執政理念,中央軍委主席一職具有特殊的標誌性意義。

  很快,中國民眾就開始習慣於從新聞中看到習近平身著軍便裝或迷彩服的形象——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早已形成了中央軍委主席不授予軍銜的慣例,鄧小平曾向立法機構表示,和平時期不設元帥,自己也不當元帥。因此,如今解放軍最高統帥出現時並無軍銜,而是大多身穿軍綠色的中山裝或不佩肩章領花的軍裝。

  一週後的11月23日,習近平在八一大樓向新任第二炮兵部隊司令員魏鳳和頒發了晉陞上將軍銜的命令狀。

  又過了兩周,他來到廣州戰區,登上了一線部隊的兩棲突擊車以及“海口”號導彈驅逐艦——這艘戰艦裝備了最新型的雷達和強大的防空導彈系統,被稱為“中華神盾”。

  在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統帥之後的首次部隊視察中,習近平清晰地提出了他的治軍思路:毫不動搖堅持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按照打仗的標準搞建設抓準備;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履新不滿一個月,習近平就將集成其戰略思考的“中國夢”,針對軍隊具體化為“強軍夢”。

  就在習近平視察廣州戰區的這一週,東海艦隊的5艘艦艇完成了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的任務,並在返航途中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南京軍區空軍舉行了一場多兵種參與的年度規模最大、要素最全的實戰演習,預警機、殲擊機、偵察機等悉數出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