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非遺】西藏面具 用豐富表情講述藏文化

2016-06-14 19:10:52|來源:中國西藏網|編輯:杜軍帥

  西藏面具技藝

  傳承人:加央益西

  入選時間:2008年列入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面具,在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西藏面具包括跳神面具、寺院懸掛麵具、戲劇面具、歌舞面具和説唱折噶面具等五大類。西藏面具的歷史起源於藏族原始宗教儀式中戴面具的擬獸圖騰舞蹈。西元8世紀在白麵具藏戲基本形成的同時,宗教寺院戴面具進行表演的跳神樂舞開始産生。據《蓮花生傳》載:“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州譯經完成以後,由長老持經繞孜務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擊鼓跳舞,為所譯經典開光。”

  【非遺】西藏面具 用豐富表情講述藏文化

  加央益西正在繪製西藏面具。

  偶然結緣,一生與面具為伴

  12歲被挑選進入自治區歌舞團做舞蹈演員時,加央益西還不知道西藏面具長什麼樣,也沒想到,自己的一生居然都將與西藏面具為伴。

  跳了幾年民族舞蹈,年輕的加央益西決定改行,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專業,學習舞臺道具製作,畢業後依然回到自治區歌舞團工作,不過轉到了幕後擔任道具。

  1983年,25歲的加央益西第一次製作西藏面具。那時候歌舞團正在排練藏族舞劇《熱巴情》,由於劇情需要西藏面具做道具,可是卻找不到做西藏面具的手工藝人,加央益西就主動承擔起做面具的工作。“當時我從布達拉宮裏借了一個骷髏頭面具,一個鹿頭面具,這兩個都是寺廟裏的跳神面具。我就模倣它們製作了十個一模一樣的面具。”加央益西回憶道。

  面具,在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西藏面具包括跳神面具、寺院懸掛麵具、戲劇面具、歌舞面具和説唱折噶面具等五大類。西藏的跳神面具、戲劇面具都傾向表現和象徵的藝術風格,造型粗放誇張,伴著鏗鏘的鼓樂聲欣賞,其雄健的威懾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藝術風格差異明顯,衛藏地區的面具較為斯文,西藏東部康區的面具潑辣怪異、驚世駭俗。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中的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的面具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徵;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都在面具中得了具體的表現。面具多設色,不同的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

  “紅色代表權力,黃色有吉祥之意。”加央益西介紹説,他現在已經是西藏面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非遺】西藏面具 用豐富表情講述藏文化

  繪製西藏面具的顏料與畫唐卡的顏料一樣。

  創新西藏面具的製作工藝

  西藏面具的歷史起源於藏族原始宗教儀式中戴面具的擬獸圖騰舞蹈。西元8世紀在白麵具藏戲基本形成的同時,宗教寺院戴面具進行表演的跳神樂舞開始産生。據《蓮花生傳》載:“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州譯經完成以後,由長老持經繞孜務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擊鼓跳舞,為所譯經典開光。”11世紀,藏傳佛教後宏期開始,受到希臘文化影響的鍵陀羅藝術大量進入西藏,包括宗教面具進入,隨著寧瑪、噶舉、薩迦等各個教派的形成和急劇發展,先後都按照各自的教義創建、發展並盛行跳神,也開始塑造種類豐富的各種憤怒的和善靜的神像面具。

  “我去西藏各個地區考察時,看到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的壁畫上,就有西藏面具,可見西藏面具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加央益西介紹道。西藏面具,大多都用於寺廟的各種宗教儀式,因此做面具的藝人最初都在寺廟,後來才逐漸出現民間製作面具的藝人。

  西藏面具從製作上講大概可分硬塑形與軟塑形兩大類。宗教面具多為硬塑型;民間面具以軟塑型為普遍。硬塑型面具為立體或半立體,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紙漿或布漿糊成硬殼,然後繪製而成。“以前製作西藏面具,先用泥巴做一個模具,然後貼上布和紙,製成面具白坯後,將泥巴做的模具用錘子敲爛,再在成型的白坯上進行開臉、雕刻、打磨、刮灰、上色、描臉譜、上油等繁瑣的工序。”加央蓋西説,這樣的話,每個模具只能製作一個面具,既浪費材料也浪費時間,製作出來的每個面具都不一樣。加央益西利用自己的道具製作知識,將泥巴倒上石膏做成模子,在模子裏貼上紙和布做成面具白坯,等幹了之後直接翻出來,而不需要將模子打碎,這樣一個模具就能製作許多一樣的面具。而繪製面具的顏料,跟畫唐卡的顏料一樣,都是西藏特有的礦物顏料。

  藏戲面具用於民間歌舞、戲劇和曲藝説唱等藝術中,如藏戲中的白麵具、藍面具、黃面具,多為各種布料縫製而成,加央益西也做了改進。“男人不擅長做針線縫製,我就發明瞭粘貼,所有的面具都是粘上去的,但看起來跟縫製上去的一模一樣。”加央益西指著其中的一個藍面具説。

  “我想成立一個西藏面具博物館”

  加央益西剛開始學習製作西藏面具時,西藏民間幾乎沒有從事面具製作的藝人,所以他製作西藏面具的手藝,都是從傳統面具上借鑒學習的。“去布達拉宮,去各個寺廟裏,看各種面具的造型、著色等,拍成照片,回來後就照著相片做。”加央益西説,在他見過的西藏面具中,做得最好的還是收藏在布達拉宮裏的面具。

  現在,捷克斯洛伐克博物館還收藏著加央益西親手製作的28個面具。1990年亞運會時,加央益西帶著自己製作的80多個面具去北京。“兩天就賣完了,買面具的大多是外國運動員,一下子就賣了9萬多元人民幣,那時可是個不小的數目。”加央益西回憶道。

  現在,隨著旅遊業的帶動,西藏面具被開發成極富民族色彩的旅遊紀念品而被遊客熱衷。2008年,藏族面具製作技藝入選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近些年,從事藏族面具製作的人也增至400人左右。“在八廓街上有很多商家都出售各種各樣的西藏面具,但那些80%都是從外面引進的,造型、著色都不是西藏面具,製作也很粗糙。”加央益西痛心地説,因為西藏本土的面具製作還未具規模,不成氣候,所以市場就被外來者搶先佔領了。

  加央益西最想做的事情是辦一個西藏面具大展,他已經從西藏各個地區尋找不同特色的西藏面具和手工藝人,湊夠100多個不同面具,向世人展示西藏面具的歷史美、文化美和藝術美。“最好再把群藝館的傳習所辦下去,多吸收一些學徒來學習西藏面具,把這門技藝很好地傳承下去。”加央益西憧憬道,他有自己的夢想三步曲,那就是把藏族面具傳承下去,推到更高層次,傳播到世界各地。

  “退休後,我會把精力都放在面具上,寫成教科書系統闡述面具製作技藝,最好成立一個能展出100多種樣式的西藏面具博物館,並將藏族面具製作技藝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加央益西説。(許娟 吳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